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中国第25次及第26次南极考察航线,连续采集海洋大气气溶胶样品,分析了样品中水溶性离子成分的组成和浓度,并对各种组分的来源进行分析。主要结果表明:(1)第25次南极考察航线上空气溶胶中主要水溶性离子浓度均高于第26次南极考察航线上;Cl-、Na+、SO42-、NO3-、Mg2+是最主要的离子组分;海盐颗粒是气溶胶最主要的水溶性组分,其次为硫酸盐。(2)在这两次南极考察航线上,海盐离子浓度在40°S以南出现高值,风速与海盐主要成分Na+、K+、Mg2+、Ca2+、Cl-以及Br-均呈显著正相关,即风速大小决定了海盐组分浓度的大小,研究表明,在南大洋海区随着风速增大,海盐离子浓度呈线性升高;对于二次气溶胶NH4+、NO(3-)浓度受到陆源输入的影响很大,在离陆地较近的近海海域出现高值;非海盐硫酸盐(nss-SO42-)在开阔大洋及南大洋海域的浓度均较低,而在大陆边缘海区的浓度较高;甲基磺酸(MSA)随纬度的分布特征恰恰与nss-SO42-相反,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的趋势,特别是在60°S以南海区,研究表明,海洋初级生产力可能是影响MSA浓度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根据MSA浓度与MSA/nss-SO42-比值之间较好的线性相关性以及MSA/nss-SO42-与气温呈现很好的指数衰减关系,可以推断生源硫化物对于非海盐硫酸盐的贡献可能受控于二甲基硫(DMS)的氧化过程以及气温这两个参数。(3)在两次南极考察航线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氯亏损现象,在第25次南极航线上,氯亏损在7.1%44.9%范围内,而在第26次南极航线上氯亏损在0.3%24.4%范围内。(4)海盐主要成分Na+、Mg2+离子与Cl-、Br-离子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说明它们海洋源的共性;二次气溶胶离子nss-SO42-、NO3-和NH4+三者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说明这三种离子具有相似的来源,可能以(NH4)2SO4、NH4HSO4、NH4NO3的形式存在。在两次南极沿线上海洋气溶胶中可溶性离子成分可归结为受到海洋源,污染源(陆地源)这两个因子的影响,同时还存在着海洋生物活动释放源对MSA浓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