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六世纪下半叶,中法海上贸易关系的确立,使法国王公贵族开始接触到来自东方的中国工艺品;与此同时耶稣会士发表的中国游记、中国手札等文献资料使启蒙思想家开始推崇中国的文化与思想,由此欧洲以法国为中心开始了对中国从哲学思想、政治、经济、宗教到文学艺术领域的研究。到了十七世纪下半叶这种研究以一种视觉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界称为“中国风(la Chinoiserie)”,这种艺术风格起源于对中国与东方工艺品的收藏与模仿,同时受到巴洛克尤其是洛可可艺术的影响。尽管“中国风”表面上展现了东方异域风情,但它全然根植于西方审美意识,是欧洲人用于表现其乌托邦国度的手段与精神寄托。因此,“中国风”作品不仅体现出西方理解和研究中国的历程,更具体展现了西方观看与描绘中国的方式和策略。所以深入分析“中国风”作品有助于从微观层面了解东西文化思想内涵与审美品位上的差异,更有助于确立它在中西艺术史中的跨文化意义。 近年来,随着中西美术比较研究的发展,“中国风”的研究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西方关于“中国风”的研究论述在20世纪60年代已形成一股学术风潮,近年来更是在个案研究上有着重大突破。然而国内的相关论述大多还是以宏观的角度出发分析其时代背景或生发过程,缺乏对具体“中国风”作品主题与图式上的系统性研究。 鉴于此,本文以宏观的视野微观地叙述十八世纪法国洛可可艺术中的“中国”概念,并以法国洛可可绘画及博韦壁毯为例,将这些作品中的中国风貌按主题与图式分类,指出《中国图说》等书籍插图对“中国风”图式的影响。通过分析图式的演变过程,提出是艺术家对中国风貌的主观解读及定性规范使“中国风”作品表现了一个“似是而非”的中国。由此论证“中国风”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差异下法国乃至欧洲对“中国”与“东方”概念的误读、误取,“中国风”无论是兴起还是衰落,其本质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时代的审美意志与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