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意义:经筋理论和经筋疗法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枢·经筋》系统地论述了经筋的循行、病候以及治疗方法,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挥与完善,将其流传沿袭并沿用至今。从近年来发表的医学期刊论文可以发现,已有越来越多的医者运用经筋理论来诊疗疾病,且获得较好疗效。由于经筋为病所涉及的疾病非常广泛,不仅临床常见,且多数为针灸治疗的适应证,甚至一些疑难杂症也可以用相关经筋理论来解释并给予治疗。因此深入探索经筋病的相关理论对于针灸、推拿临床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方法:1.以《黄帝内经》为主线,查阅《中华医典》中收录的医籍,主要检索词为“经筋”、“息贲”、“伏梁”,关联检索词还有“痹”、“燔针”、“息积”、“筋”等。2.运用古文字研究的方法,查阅《说文解字》等文字学书籍,主要检索词包括“筋”、“痹”、“燔”、“劫”、“息”、“贲”、“伏”、“梁”等。3.以“经筋”、“经筋病”、“经筋疗法”、“息贲”、“伏梁”等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上检索相关文献,运用分析、归纳、推理、联想等思维方法研究相关理论。研究内容:1梳理内经前期、内经时代以及内经后经筋病的发展,包括经筋理论的发展、针具、经筋病病候、病因病机、治法等的发展,以及骨伤科对经筋病的认识和运用;2根据古代文献以及现代学者的研究结果,探寻经筋实质;3对《内经》中记载的特殊筋病“息贲”、“伏梁”予以详细整理总结,探索发现其内涵。结论:经筋理论萌芽于石器时代,成形于战国时期,《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首次提出“筋”的概念,《黄帝内经》系统记载了十二经筋的循行、分布、经筋病及治法。后世医家多在《内经》的基础上发挥,使之不断完善。随着经筋理论的发展,中医骨伤科也越来越多地引用经筋理论。经筋损伤作为骨伤科的伴随疾病,受到了重视,经筋病的病因病机、症候等得以阐明,其外敷、内服、按摩导引等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临床。关于经筋实质,根据古籍记载可推断古人所言经筋非单一物质,也并非可以与现代医学名词相对应,它包含了现代医学所描述的肌肉、肌腱、神经等多种成分,但又不止于此。鉴于当时社会环境及医疗手段的限制,古人对人体的认识多是从功能方面来描述,中医以哲学立论,具有以整体观将各功能系统作直观分类的特色,从医学概念上来思考,古人也有可能将神经与肌腱、韧带等具有外形相似、特定功能类同的组织圈划成一个大分类。与其用现代医学概念来诠释它的实质,不如用古代哲学思维以及传统医学理念来探索它的内涵。“息贲”作为手太阴肺经经筋及手厥阴心包经经筋病候,其症状以右胁下包块、胸背痛、咳血、伴有寒热、咳嗽、呕逆、呼吸迫促等为主。本病与心、肝、脾、胃、肺有关。息贲的治法在于理气降逆,疏肝调脾胃,凉血活血,临床依照辩证选取适宜方药,且应配合导引之法,针灸治疗息贲主要选取巨阙、期门、尺泽和缺盆等穴位。本病预后不良,参考教科书及其他文献,多将息贲与肺癌并称,肺癌的主要症状为咳嗽、咯血、喘鸣、胸闷气急、胸痛、声音嘶哑、消瘦、乏力等。二者症状多有吻合,然“息贲之状,在右胁下,大如覆杯”“息贲,胁急吐血”的描述却似现代医学中肝癌的症状。鉴于古代医学的诊病思路和对疾病的命名方式与今时不同,在临床诊治时未尝不可用融会贯通的思维来对待肺癌和肝癌。通过对古籍中所记载“伏梁”病的梳理,分析其病名内涵,总结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规律。认为伏梁既是病名亦是症状名,不单指“心之积”,还包括位于心下、少腹或脐周形大质坚,难治之痞块;其名称暗含了疾病根坚顽固的难治性,以及瘀阻成积、根结日深的疾病成因。将伏梁的症状与现代医学疾病相对比,应包括脘腹部脓肿性疾病、脐周以下为主的水肿性疾病及心下积块性疾病。伏梁之病因包括外感风寒之邪和情志内伤、饮食起居不节等。其治疗方法可归纳为祛寒降逆、活血化瘀、消痰导滞、温阳利水等,不可妄用攻伐之法。本病预后较差,若能早期诊断,尽早治疗,则对预后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