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章士钊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却又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一生经历了清末、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阶段,与各色人物都有很大的交集,有人说他首鼠两端、左右逢源,有人说他特立独行、卓尔不群。不管怎样评价章士钊,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他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者和身体力行的救国者。章士钊在清末坚定地支持并亲身参与过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后又积极维护革命果实,反对专制统治,力主宪政。军阀混战致使宪政实施无望后,章士钊又渴望从传统文化中寻求济世良方。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曾为了两岸的统一而奔波劳累,直至病逝香港。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清末至国民大革命这一历史时期章士钊的救国思想,以冀对今人关于国家和社会问题的思考有所裨益。本文的绪论陈述了本研究的意义和当今学术界的研究状况。论文的主体则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时代大潮中的章士钊”。这一部分从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的高度论述了近代国民“救国”意识是如何觉醒的,从而将章士钊的救国思想的形成纳入到大的时代背景之中,同时简单介绍了章士钊救国思想的演变轨迹,并探讨了章士钊救国思想产生的具体原因。第二部分是“救国之途在于革命”。主要围绕着“国家的现状怎样”,“国家衰落的根源是什么”,“救国之途在哪里”三个问题展开,分析了章士钊革命救国思想是如何形成和演进的,并作了评价,肯定了其独立思考的精神。第三部分是“宪政救国的追求”。本部分从宪政救国的目的、实行宪政的关键、宪政的最高境界三个层次展现了章士钊对宪政的认识,并论述了章士钊是如何根据历史现实调整宪政的实施方案的。此外,笔者还简要的评价了章士钊的宪政思想,强调了其对中国宪政发展的突出贡献,同时也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第四部分是“‘农国’思想的构建”。主要论述了章士钊对西方工业制度看法的转变和他所设计的政治蓝图,以及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此外,本部分也对章士钊的“农国”思想进行了简要评价,指出了其文化价值和政治制度设计上的空想性。结语部分则主要分析了章士钊救国思想及其演进的特点,并进一步指出他对现今解决中国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