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文学的审美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M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意义上的“红色经典”,主要指以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为中国现代性叙事进程中独具中国特色的审美表述形式,它为今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合法性的形象认识依据,它所确立的一整套话语体系和文化生产方式,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情感结构以至生活方式、表达方式,为当代中国社会提供了文化认同和审美感知。  在“红色经典”文学中,阶级性被强制性地、不容置疑地被定为人的本质属性。模式化、集中化的处理方法赋予小说人物政治灵魂,使其成为为政治服务的模板。这种政治理性遮盖个体人性的处理方法造成了作品中“人”的失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政治理性与个体人性的冲突。有强烈目的的艺术处理手法,也导致“红色经典”文本一定程度的历史虚构性,人物丧失“人”的真实主体性。  “红色经典”文学产生于政治文化大一统的社会环境中和工农兵话语权的诉求下,它是一种特定历史环境下产生的社会主流意识的话语表述。特定的政治、文化体制也意味着“红色经典”文学产生于特定的社会审美文化中,如英雄形象期待和大众文化倡导。“红色经典”文学同时也所反映出丰富的审美文化,如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和语言文化。  “红色经典”文学创作遵循主旋律化原则和现实主义的原则,服务国家政治主流意识形态,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表现真实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采取二元对立的手法,以英雄人物为主体,以反面人物来衬托。叙事方式是全知全能的,叙事者在不同的叙述视角中将整个故事搭建并丰富起来,坚持还原历史的叙事本质。  “红色经典”文学的史诗性主要表现为以革命史实作为叙述主题,试图揭示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以证明现实的必然性和历史变化的正当性。史诗性首先体现为宏大的叙事体式,如开阔的人生命题、重大的历史题材、巨大的架构规模。其次体现为崇高的英雄基调,充满着革命的理想主义和高昂的拯救情怀。再次体现为理想的超越之态,立足现实,洞穿历史,实现历史真实的超越和民族文化的重建。  “红色经典”文学的现代性表现在其文本改编的重构和建构上,被植入了更多现代化气息。原作中所蕴含的审美观念在现代性扩张中也逐渐发生了异化,如从“非人化”到“泛人性化”、从“阶级文化”到“共享文化”、从“革命主线”到“突出情感”。以“去教化”主义和去精英主义为解构策略来戏说英雄人物,是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一种解构,这种解构行为充分反映了现代人精神信仰的缺失,印证着审美走向欲望化、肤浅化、娱乐化的事实。  “中国梦”寄托着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强国富民的共同愿望,是民族复兴之路。党和人民借用“红色经典”文学缅怀英雄、不忘历史,体现着极高的民族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因此,“红色经典”文学的当下价值主要表现为民族文化复兴的需要、道德理想树立的要求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本文通过对“内圣外王”一词历史使用情况的检索,说明“内圣外王”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带有儒家标签,相反,自在《庄子·天下》篇第一次出现起,它就和庄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这种“缘
学位
1998~ 1999年 ,以湘杂油 1号为材料 ,在长沙进行了湘珠牌油菜专用肥施用效果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与俄罗斯产的高效复合肥比较 ,专用肥效果明显 ,增产达 2 1.4% ,可以在油菜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徽州文书是徽州百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留下的文献资料,涵盖了经济交往、宗族生活和诉讼礼法等诸多内容,能够真实地反映徽州乡村民众的价值观念。本文利用新发现的徽州文书资料
2004年,电力标准化工作在适应新形势、新体制、新发展的要求,为政府、为企业服务,推动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得到了行业标准主管部门--国家
为提高有机朗肯循环的综合性能,从热经济学和经济学出发,以单位输出功率的系统总投资成本和系统产品单价为目标函数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针对423.15K低温烟气热源,选取R245fa
菲律宾2007年7月有9种非传统椰子产品位于出口排行榜前列,7月份出口额至少10万美元。甘油出口量1805吨,出口额118万美元,位居榜首,比2006年同期出口量(1504吨)增加了20.0%。
他走了,就像一个操劳了一生的老农民一样,走了……身旁留下一顶草帽,一把砍刀,一支烟斗;身后留下一个依然需要刨土取食的家,家里有风烛残年的老伴,有每天上山种地、 He left
“教會大學曾經是中國新式高等教育的先驅”①,這是無可争辯的事實.但是另一方面,基督教差會以教會大學“作為傳教媒介”②的初衷當然也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