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融资租赁模式以来,其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在开辟融资渠道、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促进企业产品销售、探索企业融通资金的新途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已成为仅次于直接投资和对外借款的第三种利用外资的方式。1融资租赁的发展,得到了各国的普遍关注和广泛应用,在发达国家,其已成为与信贷、证券并驾齐驱的三大金融工具之一。我国经济的发展起步较晚,融资租赁业务较之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但也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从20世纪80年代初,融资租赁便引入在中国。尽管我国融资租赁业得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市场运行环境和内部运行机制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融资租赁业务在经济上的迅猛发展,并没有得到法律上应有的制度支持。较之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融资租赁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缺乏完备的融资租赁法律体系的支持就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仅从现行法律框架来看,相关规定并不能完全包容融资租赁交易的特殊性且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和规制模式。根据我国目前生效的法律法规对融资租赁的规制来看,主要针对的是其通常模式,即直接租赁一种类型,而实践中融资租赁的运作模式多种多样,这种立法的单一性与实践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在审判实践中已经日益凸显。有必要结合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融资租赁交易的特殊性,努力制定一部符合融资租赁交易实践需要的法律,从而弥补其他法律对融资租赁交易适用上的不足。本文针对融资租赁业务在我国审判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评述,提出相关立法建议,希望能对完善我国融资租赁的立法建构有所裨益。本文导论部分首先针对一个典型的融资租赁合同进行剖析,结合实务审判中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本文要着重阐述的问题。然后对国内外有关融资租赁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综述,在大量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关于融资租赁的研究现状,以其作为本文所要探讨有关问题的理论背景。本文正文部分对融资租赁在我国审判实践中面临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这是本文重点之所在。首先,从典型案例入手,引出审判实践中遇到的融资租赁纠纷的通常模式。其次,对审判实践中面临的主要法律问题进行阐述和剖析。主要包括以下四点:其一,关于融资租赁合同特殊性的问题。根据我国目前生效的法律法规来看,并未对融资租赁合同中包含的两个合同的关联性进行界定,导致实务中常见融资租赁合同与相关类似合同的判别出现模糊甚至错误的情况,买卖合同(供货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对融资租赁合同的影响,尤其是关于融资租赁合同的生效问题,在审判实务中更是值得探讨。同时,关于承租人享有出租人(买受人)的权利的问题、融资租赁中合同主体的要求等在实务中比较难以操作的问题也会有相应的分析探讨。其二,关于融资租赁中合同主体要求的探讨。从法律规范的分类来看,当前我国规定关于金融业监管法律法规属于强制法的范畴,即对于融资租赁交易中没有取得相关资质和许可证的主体所签订的合同是无效的。所以,在实践中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对于未取得经营许可证的及相关资质的主体,将其所签订的融资租赁合同既不看作是融资租赁交易,又不认定其是否是无效的融资租赁合同,而是将其看作是一系列合同的组合。所以,本文在这部分中就融资租赁合同各方当事人主体资格问题进行界定。其三,融资租赁合同中由租赁物所引发的问题。这一部分主要探讨实务中常见的三个疑点难点问题:关于软件是否可以作为租赁物的问题、关于融资租赁物与动产添附和不动产附合是租赁物得所有权归属问题、以及关于融资租赁合同下租赁物毁损或者灭失的风险,也对租赁物的善意取得制度进行简要的探讨:主要针对我国新旧法律的衔接问题。在未经出租人同意的情况下,承租人擅自将租赁物出租或者转让,其行为的效力如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对此问题的规定并不一致,这也成为审判实践中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最后,本文着重对完善我国融资租赁立法提出相关立法建议,这也是本文的重点之一。该部分首先论述了我国融资租赁立法模式的选择,倡导建立以专门的《融资租赁法》为核心,以民法、商法为基础,以金融法、税收法律法规和融资保险制度为补充的模式。其次,提出相关的立法建议,这一部分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融资租赁法(草案)》(二次征求意见稿)的建构以及《合同法》如何补充相关制度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