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指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环境质量所持悲观态度与乐观态度两派学者的根本分歧,原因在于混淆了“经济增长极限”与“环境承载力”概念。前者作为经济学概念,如主流经济学增长理论模型所展示的,是不存在极限的;然而后者作为环境科学概念,如环境科学家所指出的,存在一个极限,它必须得到保护和治理。已有研究使人们对“环境治理将阻碍经济增长”的观点深信不疑,然而该理论造成的后果是一些地区为了获得经济增长而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另外使理论研究倾向于得出“发展至上”、“技术万能”等幼稚结论。所以不能单纯使用一种学科的分析视角得出“环境保护阻碍经济增长”或者“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增长”这样形而上学的结论;而应融合各类学科思想精髓,以全面、联系、动态的观点来考虑经济持续增长与环境质量变化这一矛盾。因此,笔者基于新古典增长模型,融入环境承载力思想,并结合环境科学的能值分析方法构建了环境治理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两阶段模型,得到以下主要结论:首先,环境治理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可分为初期阻碍和后期促进两个阶段。如果处于第一阶段,从纯经济学角度考虑环境治理投入可以减少,但如果考虑到环境承载力,则即使在第一阶段进行适当的环境治理投入也很必要。这是因为环境不可逆性和环境承载力动态变化等问题。如果处于第二阶段,则无论从何种角度看来,环境治理投入都是必需的。并且地区发展水平不同造成环境治理投入大小不同,需要借助区域数据和计量方法来判断投入多少,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切实执行。其次,环境治理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两种渠道同时进行:第一种渠道,是类似于各类投资的直接促进作用,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效应——降低规模效应、优化结构效应和提高技术效应;第二种渠道,是通过改善和提高当地环境承载力,进而影响生产要素投入、人力资本、生产率、财政政策、国际贸易等经济类增长因素来保证经济可持续增长。本文主要将研究集中于第二种作用渠道上。另外,环境治理投入对经济可持续增长还有一种潜在“时间效应”。这一效应通过为其他作用渠道顺利运行赢得时间而发生。然后本文运用面板数据计量方法考察了我国30个省份近5年的环境治理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情况。研究发现:第一、目前我国整体上已经处于环境治理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第二阶段;第二、30个省份中只有约26.67%的省份在获得经济增长的同时对区域环境承载力进行补偿;第三、环境承载力的提升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变量,而且可以使原来的纯经济增长机制更好的发挥作用,从而不断提升经济增长率的稳态路径;第四、运用环境治理投入-产出弹性指标测算的30个省份“环境治理投入贡献度”介于-2.60%-5.67%之间。必须指出,本文所述环境治理投入影响经济增长的三种作用渠道在现实中是紧密糅合在一起的。因此本文构建的两阶段增长模型不能将其划分清楚。所以,本文计量模型结果并不能说明哪种效应起主要作用,它只能肯定一点——环境治理投入的确可以通过提升环境承载力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