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高等教育已经由注重规模扩张转向关注质量内涵的提升,这需要高等教育的各个构成部分在认真反思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应答,体育教育工作亦然。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体育教育应该确立怎样的价值导向?怎样的高校体育是优质的高校体育?当前的高校体育工作存在什么问题?未来的高校体育如何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这需要我们的教育管理机构和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做出科学、理性的回答。我们认为,在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体育教育这一系统工程中,教育评估的作用无可替代。科学的、制度化的教育评估,能够为高校体育工作确立清晰的办学导向,形成科学的办学行为,并通过“以评促建”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实现高等体育教育工作的不断优化和体育教育质量的逐步提升。而构建科学、合理、符合当今高校体育教育实际的高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乃是教育行政部门展开评估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同时,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指标体系也是高校体育工作的标杆和参照。基于上述,本研究以致力于“两个率先”和学校体育现代化的江苏省为例,结合江苏省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实际和现代教育评估理论,参照国内外较为成熟的评估实践,构建江苏省高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以期为我国高校体育工作评估特别是省域高校体育工作评估提供借鉴。本研究以当代教育学和体育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德尔菲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多元研究方法,采用历史和比较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力求对高校体育工作评估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历史现状进行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阐析和考察,进而完成江苏省高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主要内容由四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主要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高校体育工作评估的历史沿革与现实比较。从纵向的角度,梳理了建国以来我国高校体育工作评估的历史发展过程,明晰了各个历史时期高校体育工作评估的历史样貌,找寻到了高校体育工作评估的内在特点和发展逻辑。从横向的角度,对部分省份高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为第四章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构奠定了基础,为整个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重要参考。第三章,高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理论研究。本章围绕高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价值定位、构建依据、构建原则和概念模式这四大基本理论问题展开了研究。指出,高校体育工作评估必须具备科学的价值定位:兼顾外部建设与内部质量,侧重内涵建设;统筹基础指标和发展指标,注重发展导向;整合现象描述与归因分析,夯实现实基础。必须遵循三大现实依据:依据高校体育工作本身的客观发展规律;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依据评估主体的现实需要。必须体现6大基本原则:科学性、导向性、系统性、一致性、独立性和可操作性。在高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概念模式方面,本章提出了高校体育工作评估的“系统模式”,即从背景、输入、过程、输出四大领域角度考虑指标体系的逻辑架构。第四章,江苏省高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本章为本研究的核心部分。在前述基本理论阐释、纵向横向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德尔菲法的严密实施,构建了包含8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40个主要观测点为框架和内容的指标体系,并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赋予了权重得分。一级指标为:使命与目标(15.36%)、管理体制(8.29%)、基本资源配置(16.67%)、课程与教学(17.57%)、课外体育(15.64%)、体质测试(4.86%)、教学效果(15.03%)、科研成果(6.58%);二级指标为:学校体育使命(7.33%)、学校体育目标(8.03%)、学校组织机构(2.48%)、学校管理制度与机制(2.75%)、体育部机构与管理(2.70%)、师资队伍(6.79%)、教学条件(9.88%)、有效教学(11.89%)、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5.68%)、群体活动(9.34%)、训练竞赛(3.92%)、体育社团建设(2.38%)、测试条件(2.43%)、测试管理(2.43%)、运动技能学习(2.66%)、体质测试成绩(4.99%)、学生对体育的认知(7.38%)、体育研究(4.48%)、成果获奖(2.10%)。对每个二级指标进行分解,得到了40个主要观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