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本视野中的大后方影剧人生存状态研究——以白杨为例

来源 :重庆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uy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的爆发,“一切为了抗战”的民族精神成为了重庆时期八年抗战最具代表性和最骄傲的时代强音。以白杨为代表的这批影剧人以话剧为武器,从上海、北平等大城市走向大后方重庆,积极宣传抗日,拓展话剧生存空间,一时间振臂急呼、抗战到底的腔调成为了重庆的主旋律,以至于忽视了在历史表象下的另一个客观存在且不一样的声音----个体微妙心态掺杂其中。尤其是在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政治上,国民党腐败无能、过度严苛的话剧理念和话剧政策;经济上,通货膨胀愈加严重、发国难财者大面积扩散,险些经历亡国的记忆已经开始褪色,影剧人的生活愈加艰难,所有的影剧人都不同程度的背负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地位的多重压力。所以当战争带给了影星白杨政治和经济上的困苦,而她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声望却一直都在上升的这个事实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本文主要是依靠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从艺术社会史的角度,文学场域的诞生有三个维度,即自主的获得、一种双重结构的出现、象征财产的市场。前者对自主性的追求是构成文学家主体哲学的历史过程的社会学考察。后两者与文学场外部的社会环境以及现实的经济条件密切相关。套用布迪厄的理论,在某种意义上,白杨通过能动性的获得文化资本,积极的将生活作为艺术的一部分进行社会交往。  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提出大后方影剧人生存状态的存在史实,并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介绍,对论文中涉及的“文化资本”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阐明拟采用的研究思路、方法,指出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二章以《对时局进言》事件为由头,将1941年作为时间转折点,分阶段介绍以白杨为代表的剧人生存状态,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全面的阐释其完整的状态。第三章以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为思考方向,着重分析影星白杨的交往与应酬,揭示出交往和艺术的互动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如何作用于影剧人的生存状态并体现出来的。
其他文献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标,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已经生根发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政府提出建设社会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开始因为智能移动终端而发生较大变化。应用商店的诞生,使智能手机用户更多地通过手机上完成工作和娱乐。苹果应用商店(AppStore)是苹果公司所
期刊
随着近年来一系列的房地产调控措施的出台,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势头也有所放缓。但房地产行业经过多年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
本文是一篇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人民日报》在十七年中所建构妇女形象的文章,通过对《人民日报》在十七年中的妇女类文章进行抽样,然后对样本进行定量的和定性的研究,进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