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部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dong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胃部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内镜中心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胃部病变行ESD治疗的病例共393例。统计并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合并症、肝功能、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肿瘤标志物等)、病变情况(病变大小、病变位置、宏观形态、浸润深度、病理类型等)、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整块切除、完全切除、治愈性切除、术后发热、术后肺炎、术中出血、术后出血等),探讨ESD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93例患者,ESD成功切除率为100%(393/393)、整块切除率为93.9%(369/393)、完全切除率为90.8%(357/393)、治愈性切除率为89.1%(350/393)。其中35例出现术后发热,发生率为8.9%;9例出现术后肺炎,发生率为2.3%,所有患者均经治疗后肺炎好转,无恶化病例;20例出现术中出血,发生率为5.1%,20例中有6例合并出现术后出血;40例出现术后出血,发生率为10.2%,其中29例(72.5%)术后24小时内出血,11例(27.5%)术后1周内出血,40例患者中有2例因保守治疗或内镜下治疗欠佳行外科手术治疗,无死亡病例;2例出现术中穿孔,发生率为0.51%;2例出现术后穿孔,发生率为0.51%,其中1例因保守治疗无效行近端胃切除术;其并发症多数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或内镜下治疗成功,无消化道狭窄、深静脉血栓栓塞等其它并发症发生。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ESD治疗的疗效方面,血小板计数异常(OR:0.273,95CI:0.097-0.769,P=0.014)、术中出血(OR:0.236,95CI:0.064-0.877,P=0.031)是整块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小板计数异常(OR:0.367,95CI:0.145-0.933,P=0.035)、术中出血(OR:0.249,95CI:0.077-0.802,P=0.02)是完全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小板计数异常(OR:0.298,95CI:0.124-0.715,P=0.007)、术中出血(OR:0.284,95CI:0.087-0.923,P=0.036)是治愈性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ESD治疗的并发症方面,年龄≥65岁(OR:2.922,95CI:1.365-6.254,P=0.006)、凝血功能异常(OR:33.180,95CI:2.868-383.794,P=0.005)、并发肺炎(OR:6.355,95CI:1.522-26.532,P=0.011)是术后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65岁(OR:6.886,95CI:1.653-28.678,P=0.008)、合并呼吸系统疾病(OR:5.915,95CI:1.034-33.824,P=0.046)是术后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CA199异常(OR:7.995,95CI:1.643-38.910,P=0.010)、分片切除(OR:5.253,95CI:1.420-19.429,P=0.013)、神经鞘瘤(OR:12.202,95CI:1.252-176.716,P=0.033)是术中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出血(OR:4.548,95CI:1.536-13.467,P=0.006)是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ESD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分别为93.9%、90.8%、89.1%,血小板计数异常及术中出血均为整块切除、完全切除、治愈性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2.年龄≥65岁、凝血功能异常、并发肺炎是术后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65岁、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是术后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CA199异常、分片切除、神经鞘瘤是术中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出血是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患者资料进行全面回顾性分析,探讨EC患者发病的高危因素及生存预后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医师在EC的筛查、诊治及判断预后时提供参考。方法:筛查2012年11月—2016年1月期间于甘肃省人民医院就诊、出院诊断为EC的所有患者资料,对于研究人群的一般特点、病理学特点、手术方式、术后辅助治疗等进行描述,分组比较EC临床病理特点。计算
目的:探讨炎症和凝血指标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评估其预测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的价值,寻找最佳截断值,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住院且接受手术病理分期、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为子宫内膜癌的208例患者临床资料;另外收集同时期、同年龄段因不规则阴道流血进行诊刮等操作后病理回报子宫内膜为良性病变的2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同时将子宫内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和等离子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为剜除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前瞻性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120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最终入组钬激光剜除组47例,等离子剜除组46例,分别按照对应组别行手术治疗,并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进行随访,然后统
目的:探讨内腔镜手术监测仪在经尿道前列腺双极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并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形成针对前列腺内腔镜手术监测设备的优化方案,提高基层医院经尿道前列腺双极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5家医院,包括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静宁县人民医院、临夏州人民医院、秦安县人民医院和榆中县人民医院在内腔镜手术监测仪监测下的经尿道前列腺双极切除手术患者共219例,采集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信息。将兰州大学
目的:1.分析不同表型PCOS患者临床指标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2.建立PCOS动物模型,尝试构建PCOS状态下子宫内膜病变模型,探索PCOS-IR与PCOS-non-IR大鼠血清肿瘤标志物差异及子宫内膜病理改变情况。方法:1.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生殖医学科门诊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初次确诊为PCOS的患者198例。根据HOMA-IR≥2.69与否,将PCOS患者分为PCOS-IR组和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肾移植术后早期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危险因素,构建早期HUA的风险预测模型,以及评估早期HUA对肾移植受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我们对2011年4月~2020年7月期间在我院施行肾移植手术的99例肾移植受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术后第1月内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将患者分为HUA组和尿酸正常组。统计患者肾移植术后早期HUA的
目的:比较针刺三阴交和阴陵泉与肌注氯诺昔康对急性肾绞痛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单中心的临床试验。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安徽省宿松县人民医院并被明确诊断为急性肾绞痛的8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氯诺昔康组和针刺组。氯诺昔康组患者予以三阴交、阴陵泉穴“安慰针刺”并臀大肌注射氯诺昔康8mg;针刺组患者予以针刺三阴交、阴陵泉穴位并臀大肌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肾周脂肪(PRF)厚度与代谢危险因素及CKD分期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CKD患者180例。获取一般资料,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和舒张压;获取临床实验室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背景:缺血再灌注(IR)和炎症反应是导致肾脏移植损伤的常见原因。目前的病理学证据已证明,IR可以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蛋白水解和细胞外基质(ECM)的破坏。一些基质金属蛋白酶(MMP),例如MMP-2和MMP-9,可以在ECM的水解和重塑中发挥作用。并且中性粒细胞分泌的MMP-9的急性积累可以加剧炎症的发生并导致移植物损伤。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肾小管上皮细胞在缺氧再灌注损伤(HR)过程中基质金属
目的:评估肌少症和抑郁状态之间的相关性,以明确罹患肌少症是否会增加抑郁状态的发生风险。同时进一步检验地区、受试者人群、诊断标准、肌肉质量测量方式是否会影响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所有数据库的检索时间均被限定为自建库起,截至时间至2020年12月25日。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收集关于肌少症与抑郁状态的研究,并对纳入研究的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手工检索以尽可能全面地查找到符合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