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索尔·贝娄(1915-2005)被誉为继海明威和福克纳之后最重要的美国小说家。1976年贝娄以“对当代文化富有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获诺贝尔文学奖,在他的“授奖词”中提到:“当索尔·贝娄第一部作品问世的时候,美国的叙事艺术发生了倾向性和换代性的变化。”
《赫索格》作为贝娄的代表作,一直是文学研究的焦点。但对其研究,多是探讨小说蕴含的深刻思想。少数分析了其叙述技巧,多集中在书信体、意识流的应用和叙事视角的转换。很少有文章将叙述声音和叙述眼光区分开来进行讨论,话语和叙述节奏特点也较少涉及。本文尝试结合叙述学发展的最新理论,从叙事学的角度,通过叙述顺序、叙述节奏、聚焦(视角)和叙述声音四个方面对《赫索格》进行分析,试图揭示小说的叙述技巧在表现主题和塑造人物方面的作用。
小说中主人公赫索格受第二次婚姻失败的打击,处于极度的困惑和痛苦中。但离婚只是一个导火索,更深层次造成赫索格心理失衡的原因在于他与当时社会价值观念的分歧。赫索格是个典型的浪漫主义派人物,他生性多愁善感。这种情感方式让他妻子玛德琳难以忍受,最终导致了婚姻的破裂。他的这种情感在社会生活中也是处处碰壁。这使他转向理性寻求帮助,试图纠正自己的价值观。思维上对浪漫主义的理性批判和生活中囿于感情囚笼无力自救形成了赫索格人格中的对立。他主观上想摆脱浪漫主义的传统,但实际上却根深蒂固地因袭了这一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对浪漫主义的批判是一种自我心灵救赎的方式。对现代工业社会侵蚀人的道德和人个性的反感,与他学术上对浪漫主义的拒斥形成对立,他企图在两者之间寻觅一种合理的解释,建立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来避免虚无主义。
与主题相辅相成的是小说中叙述手法的运用。小说总共9章,故事情节安排得快慢有致。当赫索格处于内心极度纠结和剧烈斗争中时,大量篇幅用于展现他的内心世界。读者被带入赫索格的书信、独白、反思中,几乎看不到他任何行动,叙述节奏缓慢。而当赫索格慢慢走出内心世界时,叙述节奏开始加快,这时的赫索格几乎全部处于行动中,直至重获内心超验的平和。作者采用了推延、省略、变换叙述频率的方法调节叙述节奏,使得情节徐徐展开,如乐章般节奏有快有慢,与主题的呈现形成辉映。
小说采取了多个视角交替进行的方式展开情节。透过赫索格的视角,我们看到他在密切观察着自己。这种视角不仅生动形象地展现出赫索格的痛苦和挣扎,更推动着他去寻求化解内心的纠结。从故事情节的展开来看,小说采用了倒述中又有倒述的手法。小说一开始是赫索格自我反思的一句话,这句话在离小说结束还有27页的地方再次出现。这形成一个循环。在此过程中,赫索格回忆了之前五天内发生的事情,而回忆中又穿插了许多更久以前的事情和他童年的记忆。随着这一循环的结束,赫索格也基本恢复了内心的平衡,之后的27页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结构上封闭的循环与主题上赫索格走出内心的挣扎相呼应,体现了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小说中主人公赫索格的声音和第三人称叙述者的声音交替出现。赫索格的声音以自由直接引语的形式出现,透露出他急切渴望交流,澄清自己的愿望。这也是赫索格内心矛盾斗争最激烈的阶段。读者以最近的距离观察赫索格的内心纠结,参与解读他内心发展转变的全过程。赫索格寻求内心出路的途径是转向童年的回忆和家庭的温暖。回忆中,幼年赫索格的声音被采用。在那里,他尚未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他看到了父母对人性的信赖、对生活的希望。幼年赫索格的声音成年赫索格达成内心的和谐提供了途径。当第三人称叙述者的声音出现时,读者随之跳出赫索格的内心世界,站到一个适当的距离来观察评价他,保持客观的价值判断。而有些时候,这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令读者难以判读。作者故意制造这种模糊,使读者意识到赫索格肯定自我、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充满了困惑和不确定性。
通过上述探讨,本文揭示了小说《赫索格》在叙述方面的独特之处。《赫索格》充分体现了小说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实现了在叙述和思想两方面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