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长白落叶松光合特性的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ong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尚志市帽儿山林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年8月份测定的光合数据,研究了人工长白落叶松的光合特性,包括净光合速率(P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及光合有效辐射(PAR)等各项光合指标的关系、日变化规律、空间分布规律及光响应,并构建了人工长白落叶松叶面积(LA)模型,以下为本文的详细研究内容:1、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的各项光合指标数据,分析了人工长白落叶松各项光合指标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项光合指标在不同树冠高度表现出的日变化规律有一定的差异,其中树冠上层叶片Pr的日变化曲线成“双峰”型,中层叶片的Pr成“单峰曲线”,下层叶片Pr的峰值现象不明显;Cond和Tr的日变化呈现高度的一致性,即在上层叶片表现出下降-平稳-回升的变化规律,而在中、下层叶片则表现出上升-平稳-下降的变化规律;PAR在树冠各层的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但随着树冠高度的降低,PAR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出现一定的滞后性;Ci的日变化规律与Pr完全相反,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2、对各项光合指标的空间分布变化分析得出:Pr、Cond、Tr 和 PAR在纵向水平上随着树冠高度的降低逐渐下降,在横向水平上均呈现外部>中部>内部的变化规律,随着树冠高度的降低,上述光合指标的横向差异性逐渐减小,最后趋于稳定。Ci的空间变化规律与上述光合指标有明显差异,在纵向水平上随树冠高度的降低而增大,在横向水平呈现外部<中部<内部的规律,但随着树冠高度的降低,Ci的横向差异也逐渐减小。3、通过对各个光响应模型的比较得出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最适合模拟长白落叶松净光合速率的光响应曲线。利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长白落叶松不同冠层叶片的光响应曲线得出当年生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暗呼吸速率(Rd)和光补偿点(LCP)最高,下层叶片的光饱和点(LSP)和表观光量子效率(φ)最高。4、通过分析长白落叶松叶面积与叶鲜重和叶干重的关系得出,叶面积与叶片鲜重和干重均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为了避免叶片含水率变化对叶面积估计的影响,本文选择叶片干重作为模型的自变量构建长白落叶松叶面积模型,通过对模型拟合优度的分析及模型的独立性检验得出,该模型可以很好的估计长白落叶松叶面积。
其他文献
本实验克隆了84K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HDA903编码序列,对该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序列分析表明,84K杨HDA903基因片段的开放读码框ORF序列全长为1503bp,编
我国西南地区是全球喀斯特三大分布中心之一,属于典型的脆弱生态系统。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中碎石含量较多,其对土壤入渗、蒸发有明显的影响。这方面研究国外开展较多,国内近
自二十世纪50年代东南沿海地区从国外引进木麻黄(Casuarina eguisetfolia )以来,由于其具有耐旱、抗贫瘠、耐盐碱和抗风沙等特性,成为海岸带主要防护林树种,在防风固沙、改善
本文以石楠属(Photinia Lindl.)的石楠( P. serrulata )、椤木石楠( P. davidsoniae)、‘红罗宾’(P.×fraseri‘Red Robin’)和‘鲁宾斯’(P. glabra var. Robens)的2年生扦
林木直径分布研究对森林抚育及制定森林经营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其动态分布的研究更有利于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本文基于小兴安岭地区和长白山地区102块服从Weibull分布函
在森林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及时掌握森林资源的现状,对森林资源的宏观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立地条件、林分结构、树木多样性对林分生长具有很大影响,有效地定量分析它们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