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普遍认为英汉翻译中的翻译腔现象对现有的语言系统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必须根除。然而,本文作者认为由于语言和文化双重因素,完全根除翻译腔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降低翻译腔的程度,提高译文可接受度的方式来探讨这一问题。过去,人们对翻译腔的研究依然停留在根据自己的语言学习经验来解决翻译腔的层面上。本文旨在摆脱经验之谈,利用语域理论来研究翻译腔问题。语域理论研究的是语言的构成及其变化规律与语域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包括语场,语旨,语式。由于翻译腔现象最终体现在词汇语法层面,因此本文将着重探讨语域变体及词汇语法结构的关系。翻译腔分为可接受的语言形式和不可接受的语言形式。本文以不可接受的翻译腔语言形式为对象,对于译文中出现的不符合目标语表达习惯的的语言形式进行探讨。同时,由于本文作者试图站在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下探讨翻译腔问题,因此需重新定义这一概念。在研究过程中,作者发现翻译腔问题的探讨不仅关乎于原文意义的传达,还关乎于原文语域的等效传递。就翻译腔的特点而言,翻译腔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上,词汇,句式及文化。因为语域三要素与词汇语法结构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对于原文语域进行分析,有助于目标语中词汇语法系统在同一个语域框架下的形成。过去,语域理论常用来探讨翻译领域中别的问题,但鲜少有人想到利用语域理论来分析翻译腔的问题。将语域理论运用于翻译腔问题的探讨中来是科学而有效的,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翻译腔的问题。本文旨在开辟一条研究翻译腔文体的新思路,希望未来研究者们能够试着站在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探讨翻译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