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随之而来的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也日益增加,文化的融合以及多元文化经验的掌握已经成为文化发展的趋势和潮流,这种文化环境的改变必然会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产生各方面的影响,对创造性的影响就是其中之一。
多元文化经验代表不同文化成员或元素碰撞或交流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当前的教育和组织中许多做法都是基于这样一种思想,即多元文化经验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比如,大学中的“交换计划”,课堂教育中的文化多样性以及企业组织中的跨国交流学习等,但多元文化经验和创造性之间的联系还没有得到确切的验证,不过,许多证据也表明多元文化经验确实对创造性的表现有好的影响。许多有创造性的人,都是在国外或者在去过国外之后才创作除了他们的代表作品,俄国人Vladimir Nabokov,在美国创作了他的代表作小说洛丽塔,保罗.高更,是法国人,但是却在塔希提创作他最重要的一幅作品。而且,已有研究也发现,多元文化经验不仅有助于认识和整合其他文化中的一些替代性观点,而且有助于发展高层次的认知复杂性。暴露在多元文化下和高的创造性表现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多种创造性任务,以及不同文化条件的启动,目的在于探讨接触和本土文化有差异的文化是否能提高创造性的表现;多元文化的启动所引起的生理唤醒水平的变化和创造性之问的关系。
实验一、本实验的被试是中国大学生142人,随机分到四个组中,即美国文化组、中美文化并置组、中国文化组和控制组,让他们观看45分钟的带有文化元素的幻灯片(包括图片、音乐和视频),然后,立即完成创造性任务。控制组无幻灯片放映,直接完成发散思维测试和顿悟问题两种创造性任务。结果表明:发散思维任务中,美国文化启动组和控制组相比,流畅性、交通性和新颖性都有显著差异,美国文化启动组和中国文化启动组相比,流畅性和新颖性有显著差异,变通性达到边缘显著。顿悟问题中,各文化启动组和控制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这个结果和Leung& Chiu(2010)的研究结果不相符合,因此,我们采用了他们的编故事实验材料,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验二。
实验二、探讨不同的文化启动条件对编故事创造性任务的影响。被试仍然是中国大学生,80名,随机分到美国文化组、中美并置文化组、中国文化组和控制组这四个组中,观看45分钟带有文化元素的幻灯片,然后,立即完成编故事创造性任务。结果表明,在编故事任务的独特性和新颖性上,美国组都要显著高于控制组。
实验三、考察了各种文化条件下,以及在完成创造性任务时被试的生理唤醒状况,探讨不同文化条件所引起的生理唤醒水平的变化和创造性之间的关系。本实验用生物反馈仪记录了实验过程中,被试的皮电、皮温、脑电以及心率等指标,并把整个实验过程分成五个阶段,第一是基线阶段,第二是看图片阶段、第三是听音乐阶段、第四是看视频阶段、第五是完成创造性任务阶段。分析表明,随着被试观看幻灯片的进程,即从看图片阶段到看视频阶段,在皮电这个生理指标上,美国组的被试是逐渐升高,中国组的被试逐渐降低,并且,在观看幻灯片的最后一个阶段(看视频阶段),美国组的皮电要显著高于中国组和并置组,在左SMR和左beta波这两个生理指标上,看幻灯片的最后一个阶段,美国组也要显著高于中国组和并置组。说明美国组的被试在看幻灯片的最后一阶段生理唤醒水平比较高。在被试完成发散思维任务阶段,也对被试的生理指标进行了采集,结果显示,美国文化组在皮电这个生理指标上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而其他生理指标,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对发散思维任务结果进行分析,各组在发散思维任务的流畅性、变通性和新颖性上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1)多元文化经验确实对被试的创造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发挥有赖于:首先,被试是否真正获得多元文化经验,只有当被试对新的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形成多元文化经验:其次,是被试获得了多元文化经验中所包含的原型特点,如果多元文化经验包含了对创造性作业有促进作用的原型,则多元文化经验对创造性有促进作用。
(2)接触外国文化,会使个体的生理唤醒水平提高,大脑活动增强,从而有助于接下来创造性任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