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行政化是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各方面问题的集中体现,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是教育行政改革的关键。人们极力反对高校中行政权力泛化、搞行政特权和官僚主义,因为这些已经影响到大学的办学管理、人才培养、科研活动、师生关系、环境建设等方方面面,演变为体制顽疾,成为大学改革与发展的绊脚石。高校应不应该去行政化,如何去行政化,学界虽然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去行政化”的模糊性包容了不同群体的诉求,学者们的观点见仁见智,尚未形成系统成熟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冷静、系统、深入的思考和论证,以便用来指导当前教育行政改革实践。高校行政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为高等院校行政级别化、机构设置上级对口化、高校管理行政科层化、学术管理教师边缘化。导致高校行政化的根本原因是官本位的历史文化环境、办学资源的行政控制权和办学决策的行政操办。高校去行政化改革不是简单地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而应全局考虑、整体设计、逐步推进、双管齐下。“去行政化”关键在于整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政府在减少对高校的行政控制前,高校内部必须建立起真正的民主机制、解构垂直式行政体系而建构扁平式服务组织、转变行政人员的观念与身份;进一步理清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资源调配权,完善大学法人治理结构。高校去行政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高校实现去行政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依靠高校自身的努力很难取得成效。只有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重构一种新的高校运转模式,才能使高校回归本质,形成尊师重教、行政为学术服务的良好风气。本文以我国高校去行政化为研究对象,以新公共管理理论、第三部门理论和法人理论为依据,以理论文献、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和比较法为研究方法,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行政化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并在针对目前几所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经验,提出了高校去行政化的具体措施,以期能对我国高校管理体制以及其行政化改革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