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下斜肌分级后徙术的治疗效果。与下斜肌切断、部分切除、后徙术的传统手术方法进行疗效比较。观察下斜肌减弱术后并发症,如:术后残余垂直斜视、抑制上转综合征(antielevation syndrome AES)等。方法:分析张家口市第四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住院,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inferior oblique overaction,IOOA)的斜视患者67例(88眼)。随机分为下斜肌切断与部分切除术对照组和分级下斜肌手术研究组,进行对照研究。术后随访310个月,平均6个月。每位患者行眼部常规检查包括:头位、视力、眼压、眼底、眼B超、散瞳验光,三棱镜、双眼视功能、同视机、各诊断眼位的眼球运动情况、做牵拉试验等,必要时行影像学检查。对下斜肌亢进程度进行量化。本研究采用Hunter和Parks[1]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分级方法。依据IOOA程度进行手术设计。两组分别设计为:对照组手术方法:(1)下斜肌功能亢进+,行下斜肌切断手术。(2)下斜肌功能亢进++,行下斜肌切除3毫米。(3)下斜肌功能亢进+++,下斜肌切除5毫米。(4)下斜肌功能亢进++++,下斜肌切除8毫米。对于垂直斜视大于25PD者,对侧眼下直肌减弱,或进行患眼上斜肌加强手术。研究组手术方法:(1)下斜肌功能亢进+,下斜肌后徙至下直肌颞侧缘附着点后4毫米,颞侧2毫米处。(2)下斜肌功能亢进++,后徙至下直肌颞侧缘附着点后4毫米处。(3)下斜肌功能亢进+++,后徙至下直肌颞侧缘附着点后12毫米。(4)下斜肌功能亢进++++,后徙至下直肌颞侧缘附着点旁。下斜肌断端的后缘缝合于前缘固定点后方5毫米处。对于垂直斜视大于25PD者行对侧眼下直肌减弱;或进行患眼上斜肌加强手术。疗效评估:按照Hills标准[2]:治愈:第一眼位垂直斜视角<4PD,无代偿头位及下斜肌功能亢。好转:第一眼位垂直斜度在5 PD-10 PD之间,代偿头明显缓解,下斜肌亢进少量残余。无效:第一眼位垂直斜视角>10PD,代偿头位明显,下斜肌亢进改善不明显。分别比较术前术后的原在位垂直斜视度,术前术后IOOA程度。对术后并发症进行记录、比较。结果:1.患者基本资料分析:本研究入选的67例患者年龄634岁,平均年龄17岁。双眼患者21例。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患者32例,其中双眼患者11例。B组患者35例,其中双眼患者10例。两组患者随机分配,术前检查由同一组检查设备完成,手术由研究者本人完成。保证了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对比组间例数、眼数、患病眼数,分组无统计学差异.(P=0.00)2.各组术前检查结果及采用术式:A组单眼患者21例,下斜肌亢进+8例、++7例、+++6例。双眼对称者5例,++3例,+2例。不对称者6例,均为一眼+另一眼++。B组单眼患者25例,下斜肌亢进+13例,++6例,+++6例,双眼患者10例对称者5例,++1例,+4例。不对称者5例其中一眼+另一眼++4例,一眼+另一眼+++1例。A组患者采取术式为:研究组术式。B组患者采取术式为:对照组术式。3.术前术后斜视度:术前A组第一眼位平均垂直斜视度(14.7±3.2)PD,术后平均矫正(12.7±2.1)PD。B组术前第一眼位平均垂直斜视度(14.5±4.1)PD,术后平均矫正(10.4±2.6)PD。A组残余垂直斜度平均(2.3±1.1)PD,B组残余垂直斜度(4.2±1.4)PD。组间术前斜视度无差异(P>0.05);各组术前术后斜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两组均有明显疗效。术后组间斜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4.治愈率:按照Hills标准:A组术后治愈25例,治愈率78.1%,好转5例好转率15.6%。无效2例无效率5.7%。B组术后治愈19例,治愈率54.2%,好转9例好转率25.7%。无效7例无效率20.0%.术后治愈患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无效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5.下斜肌亢进改善情况:术后A组下斜肌亢进+3例,++1例。B组术后下斜肌亢进+10例++2例。两组患者均无下斜肌亢进+++者。术后两组IOOA程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术后未见AES者。结论下斜肌分级后徙术是治疗下斜肌亢进的有效治疗方法,该术式平均矫正垂直斜视度(12.7±2.1)PD(第一眼位)。且术后残余垂直斜视度、下斜肌功能亢进程度均少于对照组,术后未见抑制上转综合征。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有效避免了AES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