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分析急诊不同形状伤口的临床特点,应用整形外科原则与技术进行精细处理,并对其远期效果进行观察评价。研究方法:(1)手术分组:搜集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下文称我院)急诊外科的开放性创伤患者92例,所有患者伤口均按整形外科“微创”原则进行一期缝合治疗。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36例,平均年龄32.8岁。将这92例患者记作手术组,并按照伤口的形状将手术组细分为9组,分别记作G1(普通线状伤口组)、G2(斜坡形线状伤口组)、G3(V形伤口组)、G4(类三角形伤口组)、G5(U形瓣状伤口组)、G6(类圆形或不规则伤口组)、G7(平行的伤口组)、G8(创缘不等高的伤口组)和G9(创缘不等长的伤口组)。其中G1(普通线状伤口组)共27例均位于颌面部,致伤原因均为钝性暴力,其中男性16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30.3岁。(2)另搜集已于外院行单纯全层缝合、至我院急诊外科换药治疗的颌面部软组织线状裂伤患者22例,记为G10(对照组)。追问病史,所有G10(对照组)患者伤口均是由钝性暴力造成的皮肤挫裂伤,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9例,平均年龄33.0岁。所有114例患者均排除糖尿病、动静脉疾病和营养不良等疾病。(3)观察指标:术后6-12个月后,对所有病例(G1~10组)进行随访。按照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 VSS)的标准,对所有手术组和对照组的伤口愈合后的瘢痕情况进行评估。同时,设计一调查问卷,调查所有患者对术区外观的满意程度。计算各组的满意率和温哥华瘢痕评定分数均值。(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对G1(普通线状伤口组)与G10(对照组)之间患者瘢痕的评分均值进行t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所有手术组(G1-9组)和对照组(G10组)伤口共114例均一期愈合。(2)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手术组伤口共92例愈合良好,瘢痕平坦、柔软纤细,色泽与周围皮肤匹配,无挛缩畸形,无周围组织牵拉,无功能障碍,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评分低(0-4分),患者满意率高(66.67%~100.00%)。G7(平行的伤口组)患者满意率最低,为66.67%。G8(创缘不等高的伤口组)满意率最高,为100%。 (3)所有对照组伤口共22例均愈合,大多形成明显的瘢痕,表现为瘢痕增高、增宽,表面可见细小血管,瘢痕外观与周围皮肤差异明显,质硬,但未见挛缩畸形和牵拉周围组织等情况。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评分高(4-12分),患者满意率低(22.73%)。 (4)比较G10(对照组)与G1(普通线状伤口组)的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评分,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4)。结论: (1)急诊伤口的修复要根据致伤因素、伤口形状、部位等特点,按照整形外科基本原则,选择恰当的修复方式。 (2)应用整形外科原则与技术修复急诊不同形状的伤口,伤口愈合后远期瘢痕反应轻,患者满意率高。 (3)与单纯全层缝合相比,应用整形外科技术修复颌面部普通线状伤口,远期瘢痕的定量评价分数明显降低,说明瘢痕更轻。 (4)随着人们对外表美的不断追求,遵循整形原则对急性皮肤伤口作精细处理将是目前和未来创伤修复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