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悬浮填料应用于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swysw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东北地区污水厂冬季处理效率低,多数出水COD不达标的问题,提出了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中投加悬浮填料构成复合生物反应器来处理生活污水.填料是复合生物反应器的核心,为此我们从韩国引进了一种LE(Lab Eight)悬浮填料.LE悬浮填料具有合理的构型和经纳米技术处理过的表面,能够吸附更多的微生物在其表面附着生长.将LE悬浮填料应用到复合生物反应器中,加强微生物群体降解有机物的功能和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其关键的技术条件为:1.提高处理设备单位容积内的生物量;2.强化传质作用,加速有机物从污水中向微生物细胞的传递过程.LE悬浮填料在相同的投配率下的氧转移速率高于国内几种常见填料约15%,达到了0.146(kg·(m<-3>·h<-1>));降低了填料的投配率,即减少了基建投资中填料的费用.在反应器的启动过程中,LE悬浮填料的挂膜周期为14d,比其他两种填料缩短了7d左右.在动态试验中,变换影响填料运行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在反应器温度为11~14℃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去除效果,COD和NH<,3->N去除率分别稳定在75%和60%左右.随着HRT的增加,反应器的出水效果并没有进一步提高,但有利于出水水质的稳定.提高系统的有机负荷对系统COD去除率影响不大,但NH<,3->N去除率下降较多,其中LE悬浮填料上生物膜的SOUR(比基质好氧速率)变化幅度较其他两种填料小.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人工配置的生活污水的试验表明,当HRT为3h,进水浓度280~490mg/l,曝气量为250l/h时,COD去除率稳定在92%左右,具有较高的去除效果.水质和水量冲击试验结果说明该工艺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对复合生物反应器进行动力学研究,本反应属于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为U<,s>=7.6874S<,e>/S<,0>.因此,可以在现有的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投加LE悬浮填料构成复合生物反应器,提高生物量和传质效果,以此来改善污水厂冬季处理效果差的问题.
其他文献
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修建了大量的大跨径桥梁以跨越大江、大河和海湾.和其它桥型相比,在100~300米跨径范围内由于具有极高的竞争力,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
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土木工程师为寻求工程抗震、减震方法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隔震是目前比较经济有效的减震方法,许多学者致力于各种减震装置的开发研究,目前己开发出
学位
在地震作用和风荷载以及地基失稳等因素作用下,输电塔线体系的破坏产生的重大事故已屡见不鲜。本文首先对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塔线体系的研究现状、结构控制技术以及索结构
该论文以上海外环隧道浦西暗埋段的大型超深基坑工程为工程背景,研究软土地区大型超深基坑工程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该论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软土地区大型超深基坑工程
本文通过对两榀分属“梁强于柱”、“等强梁柱”的单层单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试验和分析,研究了其内力重分布的特点,并对“柱强于梁”、“梁强于柱、“等强梁柱”这三类框架的
  本文引入损伤力学理论,对高性能混凝土受弯构件进行了疲劳损伤分析;应用连续损伤方法,结合损伤演变律,建立了混凝土应变变化率与中性轴位置之间的关系,并最终得到了混凝土简支
大汽机房是火电厂的核心结构,随着大汽机房梁柱截面尺寸越来越大,型钢混凝土结构体系开始广泛地应用在大汽机房结构中。相比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有着更好的延性
随着自然条件的不断变化、经济发展带来的交通流量及荷载等级的不断增大,桥梁结构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在众多因素共同作用下,随着时间的推移,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将会出
本文对洗涤污水循环再利用、减少污水处理量、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并结合我国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拟在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洗涤污水循环再利用的安全
遗传算法具有简单性、鲁棒性、并行性等优良特性,已经成功用于解决污水管网的优化问题.但是以往的开发首先都要求对遗传算法有透彻的了解,然后从头编写代码.实际上,遗传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