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工业化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巨大需求和大规模的开采、消耗已导致资源基础的削弱和枯竭。作为世界资源大国的我国,长期以来对矿产资源无偿开发,重采重用而轻保护和管理,导致矿产资源的大量流失。因此,加强对矿产资源的核算和管理,注重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会计角度对矿产资源进行价值核算和管理,就成为目前会计学术界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我国于1996年通过了修改的《矿产资源法》,标志着我国矿权市场化和矿产资源有偿开采及矿产资源资产化实际运作的开始。矿产资源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是矿产资源资产化经营的必要前提和基础。然而在我国的会计核算体系中,由于长期受“资源无价”论的影响,从会计账目的建立、会计科目的设置都没有将矿产资源资产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论文针对当前我国“两权”市场化和矿产资源资产化的理论和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国内外矿产资源会计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务调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相关矿产资源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及国际惯例,从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两个方面研究了矿产资源资产确认与计价、矿产资源资产化、矿产资源资产折耗、矿产资源资产转让收益、矿产资源资产联合经营等会计核算以及矿产资源储量资产信息的披露等问题,确立了我国矿产资源资产会计核算的理论体系和基本实务框架,对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确保矿产资源的保值和增值以及推动我国矿产资源采掘企业会计国际化进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首先研究了矿产资源资产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包括矿产资源价值理论、矿产资源权益理论、矿产资源资本化理论、矿产资源会计理论。重点研究了矿产资源价值理论并对矿产资源价值计量进行了评述。本文认为矿产资源资产的价值包括自身价值和地勘成果转移过来的劳动价值。 论文认为矿产资源具备资产的“六要素”,矿产资源资产是一种典型的递耗资产,在会计上应进行确认、计量。论文认为历史成本和价值基础计量矿产资源资产各有优缺点,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实现两种计量基础的有机结合。建议矿产资源资产在初次确认和计量时按历史成本基础进行,在财务报表上按历史成本基础进行反映,同时按价值基础进行补充揭示。即第一次确认和计量按历史成本基础,第二次确认和计量按双重基础。在以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下矿产资源资产计价方法是选择采用成果法还是完全成本法,要根据不同矿产资源的特点确定。建议石油天然气采用成果法,煤炭等采掘企业采用完全成本法。 矿产资源资产核算的前提就是矿产资源必须实现资本化。文中给出矿产资源资本化的三种途径即直接购入、融资租赁、分期借入以及三种情况下的账务处理。核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