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规范,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一些领域出现了道德失范现象,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这不仅引起了人们对当代道德问题的堪忧,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道德问题的反思。特别是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个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社会对人的要求开始更加注重个人价值和个性发展。我们认为,和谐社会应该尊重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并包容这种差异性,而不是强求统一的模式,这就需要道德建设由“社会本位”转向“个体本位”。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如何有效提升个体的道德素质,进而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更好地促进人类道德建设,成为重要的现实课题。本文亦针对当前的道德现状与时代特征,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框架下,着眼于微观层次的个体,引入价值函数,运用价值函数分析,规范、协调人我关系、群己关系。首先,分析研究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有关个人伦理的理论,并指出其理论的不足或缺陷。特别是受传统思想和时代条件的影响,传统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存在着重集体,轻个人的不足,使得我国个人道德建设长期处于缺位状态。其次,我们将系统的观点运用于个人伦理道德研究,将个体看做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并从个体系统的需要与价值分析着手,特别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和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的论说,寻求达到个体和谐人格的动因。第三,基于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的论说,借鉴张华夏教授关于生命系统的内在价值的阐释,将张华夏教授提出的社会系统伦理价值分析进一步深入,初步分析了个人伦理系统的价值。我们提出,个人伦理价值是由有限资源与环境保护原则、社会功利效用原则、社会正义原则、仁爱原则、个人功利原则、个人义务原则和个人素质原则这七个价值变量组成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景对这些价值变量的倾向不同,因而有不同的权重数值和不同的价值判断。最后,马克思主义个人伦理价值函数分析,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而且,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和谐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