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West综合征是一种婴幼儿期的难治性癫痫,它以强直痉挛发作、脑电图的高峰节律紊乱、神经精神发育迟缓为主要特征,本病预后较差。虽然对它的研究已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但尚未发现一个适宜的用于研究该病的动物模型。由于惊厥易感性的产生与NMDA受体的年龄依赖性的表达特点密切相关,因此NMDA和/或其受体在婴幼儿时期癫痫动物模型的制备中显得尤为重要。Velisek提出West综合征模型应符合以下七个标准:①在生长发育的特定时期自发性的癫痫发作;②痉挛性的癫痫发作(屈曲性、伸展性、混合性);③弥漫非特异的发作间期脑电图改变;④正常脑功能发育受到重大损害;⑤常见的抗癫痫药难以治愈;⑥对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丙戊酸钠、维生素B6、γ-氨基丁酸类药物及一些新药非氨酯有些效果;⑦在正常或受损伤的脑均可诱发这种模型。在我们的实验中,探讨NMDA诱发Wistar乳鼠惊厥发作的表现及皮质脑电图特点和建立West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可能性。方法:选取12日龄Wistar乳鼠64只,随机分成2大组,每组各32只。第一组用于观察各组动物惊厥发作表现,16只应用NMDA处理,16只应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每日一次于上午8:30-10:00进行腹腔注射,均连续给药14天,药物剂量随日龄的增长而增加,12-15日龄按15mg/kg,16-17日龄按30mg/kg,18日龄按45mg/kg,19-20日龄按50mg/kg,21-23日龄按60mg/kg,24-25日龄按70mg /kg。于用药后观察2小时,对有<WP=30>无痫性发作及其痫性发作的类型、潜伏期、发病率和行为改变进行记录;第二组用于观测各组动物皮质脑电图变化,为了避免麻醉给Wistar乳鼠带来的打击和对脑电图产生的影响,动物于清醒状态下固定并安置电极,于正常背景记录5分钟后,NMDA处理组16只均按15mg /kg注射药物,对照组16只注射与药物相应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对惊厥的发作开始、发作期、发作间期的皮质脑电图进行连续记录。结果:在惊厥发作表现方面,12-13日龄的NMDA处理组的Wistar乳鼠于注药后出现咀嚼,头部颤动,咬尾巴及爪子、甩尾等自动症,其中甩尾是最常见的。经历运动亢奋和后肢运动失调后出现前弓反张发作,整个身体呈球形。最初每次发作保持这种姿势仅几秒钟,在几分钟内反复发作,随后这种发作持续时间逐渐延长,最终发展为强直阵挛性发作;14-25日龄的Wistar乳鼠则于自动症逐渐停止后转为安静,未出现前弓反张发作。系统给药过程中,Wistar乳鼠甩尾的发病率:12-18日龄为100%,21日龄为86.7%,25日龄时仅为66.7%。前弓反张的发病率:12日龄Wistar乳鼠为87.5%。甩尾的潜伏期以秒记录:18日龄时达高峰为2586±338.68,21日龄时开始逐渐缩短为2480±607.31。在皮质脑电图方面,12日龄Wistar乳鼠于NMDA给药后的不同阶段,出现多种特征性改变。甩尾期间出现一种节律紊乱的脑电图,有时出现同步的癫痫样放电。前弓反张发作开始时出现棘节律或散发、重复的棘慢波。前弓反张发作期间有时出现典型的癫痫样放电及弥漫性波幅降低;波幅明显降低时常被间断出现的锯齿样波所打断。在组织形态学方面,NMDA处理组和对照<WP=31>组在细胞缺失坏死及胶质细胞增生方面均未发现明显的改变。结论:本实验对Wistar乳鼠进行腹腔注射NMDA诱发一种独特的年龄依赖性癫痫发作,具有如下特点:①于脑发育正常或受损的Wistar乳鼠均可诱发这种发作。②发作特点及时期与儿童时期的West综合征的痉挛性发作极为相似。③发作间期和发作期皮质脑电图记录与儿童时期的West综合征同期脑电图记录呈现相应的改变。至于该模型应符合的其它标准,脑发育的受损情况(从病理改变方面)、药物治疗及癫痫的自发性发作方面则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以便于使这个模型更加完善得到公认而成为理想的West综合征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