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面预算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控制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在管理控制中将预算责任者的预算执行结果与业绩评价、奖惩挂钩,预算责任人出于自利心理通过参与机制实现对预算目标的直接干预,产生预算松弛问题。为解决预算松弛的问题,西方学者在影响预算松弛的相关因素与预算松弛之间的内在联系等方面获得了众多的成果。然而已有的结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Young(1985)等通过实验研究所发现的问题:在“松弛导向”的报酬方案下,下级最倾向的预算并不是任务最轻松、报酬最大化的预算。实验中的这些下级在松弛导向型报酬方案下其松弛程度低于最高值,在同样生产能力水平下减少了他们所赚的报酬。在松弛导向型报酬方案下发现的相对有限的预算松弛是值得深究的,因为它违背了机会主义自利的基本代理假设。预算责任者一方面为了自利上报低于其实际水平的生产能力,但另一方面又提供大于零的预算这种行为选择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准确回答上述问题对抑制预算松弛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研究围绕“什么因素影响了有限预算松弛的形成”这—中心命题展开,以责任人的“声誉及道德认知及二者的关系”作为桥梁,针对“预算责任者”这一群体进行调查研究,探寻预算责任人的“环境—认知—行为”关系,首次从“有限预算松弛”这一视角探讨声誉、道德认知对其影响,以经济学的契约自我履行理论、认知理论、道德决策理论为基础,运用实验研究法、实地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作为研究手段,将预算责任人声誉和道德认知相结合,深入分析了二者对预算松弛的影响,并构建了基于道德决策的道德认知对预算松弛影响模型。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预算责任者预算松弛行为的产生脱离不了预算组织环境的影响,预算管理系统和预算制度安排都会影响预算责任者的认知(道德认知、声誉认知),进而对预算松弛行为产生约束。与西方企业预算管理实践相比,我国企业更加倾向于采纳集中型预算管理模式,自利性预算松弛不仅表现为个人的利益诉求,还表现为部门单位的利益追求;个体预算松弛行为更多的是源于组织体系、预算技术及预算环境的缺陷。(2)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预算松弛行为产生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验证了预算责任人的松弛行为不是孤立的过程,会受到个体特征以及组织环境变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因素(预算强调)对预算松弛的产生起决定性作用;预算责任者会依据个人的伦理观辨识预算困境的道德强度,进而影响其道德决策流程,预算责任人的道德决策能对预算松弛起到抑制作用。预算责任人的道德取向通过道德强度影响预算松弛行为的道德决策流程;并且理想主义者与相对主义者的道德决策过程存在差异,因而所构建的以道德取向为逻辑起点的道德决策模型能进一步揭示预算责任人的行为差异。(3)实证研究检验了声誉和道德认知两个潜在控制因素对自利性预算松弛的影响。实验中控制了上下级之间有关生产能力的信息不对称水平,并计量了下级对预算松弛的声誉和道德认知,进而验证了声誉和道德的认知对预算松弛的影响。同时,预算责任人的声誉认知与道德认知存在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声誉认知是一种外在、社会调节机制,而道德认知是对机会主义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声誉作为预算契约履行的基本机制,依赖于私人履约资本的积累与个人惩罚机制的有效运用,它有效的降低了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声誉作用的发挥有赖于道德因素的驱动,可以说声誉是道德的外在标识,道德是声誉的内在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