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川芎被誉为“血中之气药”,其活性成分为川芎嗪又称四甲基吡嗪,主要具有杀菌抗癌、抗炎、改变微循环、制止血栓形成等功效,但因其代谢较快、半衰期短,须多次给药,容易引起积蓄中毒,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为了继续探索寻找其在抗菌抗癌等其他方面的潜在药用价值,我们通过将已知的川芎嗪结构进行了修饰与改造,合成了一系列2-乙酰基吡嗪类查尔酮和希夫碱化合物,并将其与不同的过渡金属离子反应生成金属配合物,通过对其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希望得到高效、低毒、构效明确的抗菌药物,为其在医药行业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本论文主要做了以下内容:1.以2-乙酰基吡嗪为原料合成查尔酮配体:(E)-1-(吡嗪-2-基)-3-(吡啶-3-基)-2-丙烯-1-酮(L1);合成希夫碱配体:(E)-N’-[(1-吡嗪-2-基)-亚乙基]异烟酰肼(L2)和(E)-N’-[(1-吡嗪-2-基)-亚乙基]烟酰肼(L3)。2.对配体L1,L2,L3的结构进行了红外、核磁、质谱等表征。3.以配体L1,L2,L3为原料合成一系列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并对配合物[Ag(L2)NO3]和[Cd(L2)Ac2]的晶体结构进行了X-单晶衍射的表征,并研究了其不同的空间构象特征。4.对配体L1,L2,L3及由其合成的配合物[Ag(L1)NO3],[Ag(L1)ClO4],[Ag(L2)NO3],[Ag(L2)Cl O4],[Zn(L2)SiF6],[Zn(L2)(BF4)2],[Ag(L3)NO3],[Zn(L3)(BF4)2],[Zn(L3)SiF6],[Zn(L3)(CF3SO3)2]做了荧光性能分析。5.测试了2-乙酰基吡嗪类配体L1,L2,L3及由其合成的15种金属配合物的抗菌活性,并对其抑菌活性的规律做了总结。研究结果显示:1.L1,L2,L3及由其合成的15种金属配合物对所选取的七种代表性菌株(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藤黄八叠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配体L1对于白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最好;配体L2,L3对各种细菌的总体抗菌能力为L2<L3,特别是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状芽孢杆菌,L3具有全抑制效果;金属离子的引入改变了配体的抗菌活性,为寻找新型抗菌药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2.配合物[Ag(L2)NO3]和[Cd(L2)Ac2]的单晶结构无报道。配合物[Cd(L2)](Ac)2]以三斜晶系结晶,为ML2的配位模型;配合物[Ag3(L2)2(NO3)3]以单斜晶系结晶,为M3L2的配位模型。3.通过比较配体与配合物的荧光性能,说明金属离子的引入改变了其配体的荧光强度,同时也说明配体与金属盐发生了络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