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一支由军旅人员、转业军人、支边青年、志愿者等组建成的屯垦戍边、亦军亦农的准军事化组织。长期生活在兵团土地上的战士、职工群众,在守土戍边、开拓创业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集体创造了反映兵团屯垦戍边生活的民间艺术。军垦战士在继承部队文化传统的同时,将原籍文化与新疆本土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歌民曲、审美情趣相结合,赋予传统民间艺术新的生命,将其传承、创新、发展成兵团特色的民间艺术。从国家民族文化政策视角,研究民族文化政策引领、实施对兵团民间艺术的形成发展的影响作用,探讨非遗法对兵团民间艺术保护的指导意义;分析兵团军垦特色的民间艺术代表性作品及其价值,意在解决为什么要保护的理论问题;针对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怎样保护的实践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保护和法律保护的主要路径。这对兵团文化认同,传承兵团文化和弘扬兵团精神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全文分为六部分阐述,具体如下:第一部分,绪论。总体概括、评述本选题的国内外背景、研究动态,以相关理论成果为基础,阐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和方法,为论文写作打下理论根基。第二部分,民族文化政策与兵团民间艺术。学习、运用学界对“文化”、“民族文化政策”等概念的界定,进一步认识本文要探讨的民族文化政策与兵团民间艺术,进而表明我国民族文化政策与兵团民间艺术的关系的观点:民族文化政策目标引领兵团民间艺术发展方向;兵团民间艺术在民族文化政策指导下健康发展。以此为下文做理论铺垫。第三部分,民族文化政策指导下的兵团民间艺术。本章以时间为线索,纵向梳理、分析不同时期的民族文化政策对兵团民间艺术的形成发展、传承创新带来了机遇,认为非遗法的颁布实施对兵团民间艺术保护具有指导意义,以紧扣民族文化政策视角下研究兵团民间艺术思路。第四部分,兵团军垦特色的民间艺术代表性作品及价值分析。本章在实地调研基础上,重点对国家级、兵团级具有军垦特色的非遗代表作名录屯垦小曲子戏、眉户(迷糊戏)、现代套彩烙画、军垦鼓艺、剪纸等描述、分析,探寻传承人的生活世界及其艺术作品中军垦文化内涵的挖掘及其价值意义,以解决为什么要保护及保护的意义所在。第五部分,兵团民间艺术传承现状及其保护。通过调研,概述兵团民间艺术传承现状,针对传承中存在的问题理出四点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兵团民间艺术保护的政策和法律思考,寻求解决怎样保护的实践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保护和法律保护的主要路径。第六部分,结语。总结出本文主要论点,得出的结论以及创新点,明确创造性成果在本领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