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中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地方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的需求也愈发强烈,地方政府仅仅通过税收收入或是财政拨款等筹资方式已经不能支撑财政支出,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希望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融资工具来获取公用事业与市政项目资金,这种类型的债券在国外被统称为市政债券。而我国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地方政府自行发行债券融资收到诸多限制,为了确保地方市政建设资金的及时到位和项目的顺利进行,只有通过一个具有中介性质的渠道来募集社会资金,我国城投债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城投债,是一种带有浓厚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债券种类,它的出现是为了规避我国1994年出台的《预算法》里规定的地方政府不得自行发债的法律限制。城投债是由地方政府通过注入土地、资金等其它方式的资产设立地方融资平台(也称为"城投公司"或是"平台公司"),由城投公司作为主体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的一类债券。在城投债发行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往往为其提供隐性担保,成为该城投债的兜底方。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缓解国内经济受到的冲击,中央政府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发展,并鼓励地方政府成立融资平台募集项目资金,地方政府也纷纷相应号召,成为地方融资平台,大规模发行债券募集城市建设项目的资金,城投债开始膨胀式发展。然而随着我国城投债发行规模和发行数量的不断扩大和增加,城投债的风险也开始暴露出来,出现了一些城投债违约风险事件,其中较为著名的是2011年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滇公路)向其债权银行发函称"即日起,只付息不还本",而滇公路公司此前已经在建行、工行等十几家银行贷款近千亿元,最终通过银行、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成功化解了风险并没有形成真正的违约。2011年6月底上海申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由于违反银监会规定,自行将大量的流动资金贷款用于项目建设,致使公司偿债资金链断链,不得不宣布停止向银行偿还流动贷款并要求延长还款期。虽然后来在银监局的调和下,申虹公司与债权银行达成协议,银行组建银团继续贷款,暂时缓解了申虹公司的偿债压力,虽然最终都没有形成真正的违约,但是这足以引起我们对城投债违约风险情况的重视。在此关注点上,本文将以我国城投债的风险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阐述了城投债的基本概念以及它的出现背景,在对城投债相关概念的阐述后,本文归纳分析了城投债的发展现状,即我国城投债在发行的规模和金额不断扩大的同时,无担保的城投债发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城投债的信用级别及其发行主体的信用评级却有所下降,城投债这种不良的发行趋势给广大投资者带来了潜在的风险。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城投债风险的种类和引发风险的影响因子,试图从宏观经济角度、地方政府角度和发行主体的角度上剖析城投债可能存在的风险情况。第四部分引入具体案例:Q县城建公司于2016年发行募集总额为人民币10亿元的城投债,项目资金用于城市基建项目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的建设。通过对此次城投债发行面临的具体风险的分析与探讨,由点即面来总结在当前我国的城投债现状下各个城投公司发行债券募集资金面临的风险,即以流动性风险、偿付风险等为主的内部风险和以利率风险、信用评级风险、宏观市场波动风险等为主的外部风险,第五部分分别从发行主体、地方政府、城投债本身等几个方面提出一些防范城投债风险、构建防范机制的意见和措施。最后一部分为本文的研究结论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