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微创或有限切开入路的发展,肱骨距螺钉的重要性被逐渐提出。肱骨距是指肱骨头向肱骨外科颈延续的内下方的皮质区域。通过对肱骨近端的形态组织学和微结构系统的分析,此区域在骨皮质的厚度和密度方面是最好的。沿着内下侧皮质的切线方向拧入一到两枚螺钉增加骨折的稳定性,可以防止骨折的内翻移位,这个螺钉被称为肱骨距螺钉。一直以来对粉碎的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存有争议。有研究表明肱骨近端骨折的再次移位与是否存在肱骨近端内下侧皮质螺钉相关。也有作者指出缺少内下侧皮质支撑的复位,单独靠置入内下侧皮质螺钉不能维持已复位骨折的稳定性。这些研究报道多是基于临床随访的回顾性研究,国内外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研究中,关于内侧柱的支撑作用及肱骨距螺钉的固定作用的生物力学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应用防腐成人肱骨标本制作肱骨近端骨折模型,进行生物力学测试,评价肱骨近端内下侧皮质的接触复位与肱骨距螺钉的置入对肱骨近端骨折稳定作用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生物力学方面的参考依据。方法:6具由福尔马林浸泡的成人尸体标本(由河北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所供尸体来自同一个地区和同一个种族。体重为55-70Kg,身高为150-170cm。年龄20-52岁,平均38.2岁,男性4例,女性2例,自肩关节及肘关节离断,保留上臂,剔除皮肤、肌肉等软组织,保留肱骨(12例)。对每例肱骨标本进行骨密度及X线片检查,排除畸形、骨折、肿瘤、骨质疏松等情况。对12例肱骨标本依次进行编号,并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内下侧皮质接触+肱骨距螺钉组(A组),内下侧皮质接触+无肱骨距螺钉组(B组),无内下侧皮质接触+肱骨距螺钉组(C组),每组4例。用摆锯制作肱骨近端骨折模型:内下侧皮质接触的简单骨折模型(A组与B组)和无内下侧皮质接触组的复杂骨折模型(C组)。对每组标本进行固定,把做好的标本固定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分别进行轴向压缩、扭转、剪应力方向的测试。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进一步的两组间比较采用S-N-K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肱骨标本之间的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轴向的压缩试验中,最大负荷A组(321.368±9.881)N>B组(204.145±4.716)N>C组(160.593±6.402)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轴向的抗压刚度为A组(502.327±15.299)N/mm>B组(303.138±9.606)N/mm>C组(221.693±12.935)N/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的两组间比较结果均为:A组>B组>C组。在扭转试验中,最大扭矩为A组(9.480±0.356)N·m>B组(4.281±0.540)N·m和C组(4.560±0.676)N·m,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组间的比较, B组与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的与其他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扭转刚度为A组(1.863±0.066)N·m/°>B组(0.808±0.135)N·m/°和C组(0.881±0.136)N·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组间比较结果为:B组与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的与其他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剪切力负荷试验中,最大负荷为A组(512.075±10.888)N>B组(395.386±7.651)N>C组(342.405±9.427)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组间的比较结果为:A组>B组>C组。抗剪切力刚度为A组(625.658±9.579)N/mm>B组(444.748±11.493)N/mm>C组(372.800±12.016)N/mm,三组抗剪切力刚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组间的比较结果为:A组>B组>C组。结论:通过对肱骨近端内侧皮质接触与否及肱骨距螺钉在不同骨折模型中生物力学作用的研究表明,肱骨内下侧皮质对维持骨折的稳定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抗轴向压缩、抗剪切力、抗扭转方面都优于无内下侧皮质接触组。其中,恢复内下侧皮质的接触,并增加2枚肱骨距螺钉,是最具有生物力学优势的固定模式。恢复内下侧皮质的支撑作用比单独置入肱骨距螺钉更加具有生物力学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