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凋落物在草地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凋落物的分解是草地生态系统养分供给和土壤肥力维持的基础。放牧是草地的主要利用方式之一,放牧家畜通过采食、踩踏及粪尿归还等活动均会影响草地凋落物的分解。为探究草地凋落物分解和土壤养分特征对放牧家畜的响应,在山西右玉黄土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3个放牧强度,分别为不放牧(UG)、轻度放牧(LG,2.35羊单位·hm-2·生长季-1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放牧强度对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影响机理(31872406,2019.01-2022.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不同草地生态系统氮转化及功能微生物对极端干旱的响应(31770526,2018.01-2021.1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凋落物在草地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凋落物的分解是草地生态系统养分供给和土壤肥力维持的基础。放牧是草地的主要利用方式之一,放牧家畜通过采食、踩踏及粪尿归还等活动均会影响草地凋落物的分解。为探究草地凋落物分解和土壤养分特征对放牧家畜的响应,在山西右玉黄土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3个放牧强度,分别为不放牧(UG)、轻度放牧(LG,2.35羊单位·hm-2·生长季-1)和中度放牧(MG,4.80羊单位·hm-2·生长季-1),4个重复,用网袋分解法检测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地优势物种赖草(Leymus secalinus)凋落物分解的影响,每个小区设置4×2个处理,包括对照(CK)、踩踏处理(TT,Trampling treatment)、粪斑处理(MT,Manure treatment)、尿斑处理(UT,Urine treatment),每个处理分为轻度(Light)和重度(Heavy)处理。主要研究:(1)粪尿归还和踩踏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2)区分粪尿归还和踩踏以及不同放牧强度下凋落物分解对土壤养分含量的贡献水平。结果表明:(1)不同放牧强度对凋落物分解无显著影响,但轻度放牧可以增加凋落物质量损失,中度放牧增加土壤碳、氮、磷含量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因此,适度放牧有利于保持草地生态系统中凋落物积累和分解的动态平衡,促进草地生态系统中碳氮循环。(2)短期粪尿归还和踩踏处理对不同放牧强度凋落物分解的质量损失均无显著影响。但是,短期踩踏处理可促进轻度放牧凋落物分解,而短期粪和踩踏处理均可增加中度放牧凋落物的分解。(3)不放牧样地,与对照相比,粪尿和踩踏处理后纤维素残留率有降低趋势;尿处理半纤维素残留率有增加趋势,重度处理后的半纤维素残留率均高于轻度处理;酸性洗涤木质素残留率在粪和踩踏处理后均有升高趋势,尿处理后有降低趋势。粪和踩踏处理后总碳残留率有降低趋势,总磷残留率有增加趋势,而粪、尿和踩踏处理均会增加总氮残留率。(4)轻度放牧样地,与对照相比,重度尿处理后的纤维素残留率显著高于轻度对照和尿处理;粪处理后凋落物半纤维素残留率有降低趋势,尿和踩踏处理均可以增加半纤维素残留率。总碳、总氮和总磷残留率在粪处理后均有增加的趋势。(5)中度放牧样地,与对照相比,纤维素残留率在粪和踩踏处理后均有降低趋势,并且纤维素残留率在重度尿处理显著高于重度粪和重度踩踏处理,重度尿处理后纤维素残留率显著高于轻度尿处理;半纤维素残留率在粪和踩踏处理后均有降低趋势,在尿处理后有增加的趋势;酸性洗涤木质素残留率在粪处理后有增加趋势,尿和踩踏处理后均有降低的趋势。总碳残留率在尿处理有增加趋势,粪和踩踏处理后均有降低的趋势;总氮残留率在粪和踩踏处理后均有增加的趋势;总磷残留率在尿和踩踏处理后均有降低的趋势。通过研究凋落物对不同程度踩踏、粪尿归还表现出的分解速率,分析凋落物化学质量动态变化与分解速率的关系,为草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的研究进行补充,为促进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防止草地退化及退化草地的恢复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有关权威性史料,概要梳理了中国增值税制度的起源、发展过程和现状,包括增值税的引进、调查、研究和早期试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条例(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先后出台、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并初步展望了近期中国增值税制度改革的前景,拟供大家研究中国增值税制度时参考。
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是一种优良的饲用植物和水土保持植物,分布广泛,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控制水土流失、促进整个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达乌里胡枝子种子为研究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溶液处理模拟干旱胁迫萌发,筛选出其对干旱胁迫敏感的时间和浓度,并在该敏感的时间和浓度下取样进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和转录组学分析,挖掘出其与抗旱相关的代
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urica)作为黄土高原丘陵区的乡土植物,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水土保持能力,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边坡修复的优选植物。本试验以‘晋农1号’达乌里胡枝子作为材料,通过研究基质、保水剂和绿化饼加工工艺,以开发适用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快速而有效边坡修复的绿化饼。试验分为4项,试验1为基质配比试验:按体积比设置泥炭、园土、秸秆的比例为6:3:1、4:4:2、2:5:3的处
输电线路是高压直流系统故障最频发的部分,雷击与短路是直流输电线路最常见的故障类型。非故障性的雷击会对行波测距装置造成干扰,进而给出错误的故障诊断结论。准确地识别线路的雷击干扰与短路故障、定位短路故障位置是及时清除线路故障、提高直流线路运维水平的基础。现有的故障识别技术主要基于故障机理分析和特征构造,然而采用单一特征指标识别的可靠性不足,且门槛值整定困难。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提出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N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深入,为实现分布式电源的就地主动消纳和管理,具备独立运行能力的微电网得到了广泛应用,多个微网出现在一个区域配电网的情况也越来越多。本文针对孤岛微网的功率平衡问题展开研究,提出基于伪多跳一致性算法的分层控制策略,并探讨了孤岛微网聚合所形成多微网系统的运行控制策略,实现了孤岛微网和多微网在负荷波动情况下的频率和电压稳定,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研究多智能体系统中的一致性问题。基于
以山西晋中地区的乡土观赏草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拂子茅(Calamagrostis epigeios)和芒(Miscanthus sinensis)为试验材料,探究干旱胁迫对三种观赏草生长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采用盆栽控水法,对试验材料进行正常供水(田间持水量的80%)、轻度干旱胁迫(田间持水量的65%)、中度干旱胁迫(田间持水量的50%)、重度干旱胁迫(
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与用户相连的最末端环节,其可靠的运行与所有用户息息相关。而光伏、风电等间歇性电源的广泛接入加剧了配电网功率波动的不确定性,给配电网的稳定控制与经济运行带来巨大挑战。配电网重构通过改变开关状态来调整网络的拓扑结构,优化功率传输,是配电系统维持经济、可靠运行的有效方法之一。传统单时间断面的静态重构无法适应多源配电网的网络优化需求,非常有必要针对节点功率高时变性的配电网络,进行动态重构
本研究以“晋农1号”达乌里胡枝子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150 mmol·L-1盐胁迫处理,叶面喷施25、50、100、200、400和800μmol·L-1硫氢化钠,分析外源硫化氢对盐胁迫下达乌里胡枝子幼苗的生长特性、光合特性、细胞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离子积累以及活性氧代谢等的影响,探究外源硫化氢调控盐分环境下达乌里胡枝子幼苗的有效阈值及剂量效应,以期为外源硫化氢在盐碱地栽培达乌里胡枝子的应用提供
为研究自然降温过程中结缕草生长和生理特性对不同氮形态的响应差异,探明结缕草对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偏好性,本试验以3种日本结缕草(Zoysia japonica)(代号Zj1来源美国、代号Zj2来源美国、代号Zj3来源中国辽宁)和2种细叶结缕草(Zoysia tenuifolia)(代号Zt1来源中国湖北、Zt2来源美国)为材料,以硝酸钙和硫酸铵为氮源按10g·m-2的纯氮量进行一次施氮处理,一周后对两
增值税是我国第一大税种,体系庞杂,改革涉及的利益相关方众多。因此,文章针对增值税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从完善抵扣链条、规范税收优惠、做好价税分离、转变计税方法和推广增值税合并纳税等角度提出建议,以更好地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推动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