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未经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影响原发性肝癌消融治疗后(包括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复发时间的相关性分析,探讨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影响消融治疗后复发时间的因素分析,为中医辨证论治原发性肝癌提供依据,并且为预测和预防肝癌消融治疗后早期复发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入院就诊,未经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病例128例,其中符合纳入,剔除标准病例。收集患者基本信息、病史、舌苔脉象和临床指标等数据;由中医主任医师和中医主治医师在互不干预原则对证候群进行分析;统计分析软件运用SPSS20.0,采取一般统计描述、卡方(χ~2)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收集128例原发性肝癌中初治行消融治疗的患者共36例,其中脱落2例,选定13个可能对原发性肝癌消融治疗术后复发时间有影响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中医证候、黄疸、腹水、BCLC分期、术前AFP、肝癌部位、肝癌病灶大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内病灶数目,乙型肝炎病史,肝硬化史。各影响因素之间生存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对数秩检验)方法检验各因素组间生存分布情况,再引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未治疗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分布如下:本课题收集128例未经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肝郁脾虚证占29.7%(38/128);气滞血瘀证占37.5%(48/128);湿热毒瘀证占14.8%(19/128);肝肾阴虚证占总体的17.9%(23/128);其中气滞血瘀证比例最高,湿热毒瘀证最少。其中男性有101例,女性27例,男女比例为4.1:1,各证型之间均为男性多于女性,各组组间比较无差异性(P>0.05);原发性肝癌的年龄为57.72±11.84岁,其中年龄分布整体以肝肾阴虚证最高,湿热毒瘀证年龄最低,各组之间统计分析得出中医证型之间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中HBV感染患者有98例,其总体感染率76.56%;湿热毒瘀证HBV感染率最高,占94.73%,肝郁脾虚证和气滞血瘀证的HBV感染率相当,分别为71.05%、72.92%,肝肾阴虚证HBV感染率为78.26%;湿热毒瘀证HBV感染率明显高于肝郁脾虚证、气滞血瘀证(P<0.05);本课题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77例,B级33例,C级18例;其中肝郁脾虚证、气滞血瘀证肝功能储备状态最好,A级占组86.8%和64.6%,肝肾阴虚证肝功能储备状态最差,C级肝功能占组39.1%;肝功能储备情况与中医证型有关(P<0.05)。肝肾阴虚证与肝郁脾虚证、气滞血瘀证、湿热毒瘀证的肝功能储备状态有区别。本课题肝郁脾虚证BCLC分期A期最多,占57.3%,肝肾阴虚证肿瘤分期D期最多,占47.8%,经统计学分析,四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郁脾虚证肿瘤分期与气滞血瘀证、湿热毒瘀证以及肝肾阴虚证之间有差异,肝肾阴虚证和气滞血瘀证肿瘤分期有差异性。本课题肝郁脾虚证中肿瘤病灶大小在5cm以内的有24例,占肝郁脾虚证的63.16%,肝肾阴虚证中肿瘤病灶大小在5-10cm的有15例,占肝肾阴虚证的65.21%,经统计学分析,肿瘤病灶大小和中医证型有关。肝郁脾虚证与肝肾阴虚证的肿瘤病灶大小有差异,其他各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本课题无门脉癌栓87例,有门脉癌栓形成41例,其中肝郁脾虚证门脉癌栓形成最少,仅有4例,占所在组的10.52%,其次是气滞血瘀证,占27%,肝肾阴虚证门脉癌栓形成最多,有16例,占组的69.6%,随着中医证型的进展,门脉癌栓形成率组间增加,统计学分析,中医证型不同门脉癌栓的形成率有差异(P<0.05)。肝肾阴虚证、湿热毒瘀证门脉癌栓发生率高于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门脉癌栓发生率高于气滞血瘀证。本课题原发性肝癌肝外转移有34例,未发生肝外转移94例;肝郁脾虚证肝外转移率最低,仅占所在组的7.9%,其次是气滞血瘀证,占组20.83%,肝肾阴虚证肝外转移率最高,占组的52.2%;进行统计分析,不同的中医证型肝外转移情况可能不同(P<0.05)。肝肾阴虚证肝外转移率高于肝郁脾虚证、气滞血瘀证,湿热毒瘀证的肝外转移率高于肝郁脾虚证。2原发性肝癌消融治疗后复发时间的影响因素如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AFP值、肝内病灶大小、中医证型、肝内病灶数、乙肝病史等5个因素与再发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黄疸、腹水、肝功能Child-pugh分级、BCLC肿瘤分期、肝硬化史等因素与再发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显著意义的因素以及黄疸、BCLC肿瘤分期、肝硬化史等引入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根据回归系数绝对值大小可以得出,对消融术后影响最大的肝癌病灶大小,其次是乙肝病史,最后是术前AFP值;结论:1本研究发现原发性肝癌患者男性的发病人数明显高于女性,湿热毒瘀证HBV感染患者明显高于肝郁脾虚证、气滞血瘀证。2本研究中肝功能储备情况、肿瘤临床分期、门脉癌栓、肝外转移、肿瘤病灶大小均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中医证型演变过程,肝脏储备情况变差、肿瘤临床分期D期增多、门脉癌栓及肝外转移患者增多、肿瘤病灶增大,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临床依据。3本研究发现中医证型、术前AFP值、肝内病灶大小、肝内病灶数目、乙肝病史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消融治疗术后再发的危险因素。4本研究发现肝癌病灶大小是原发性肝癌消融治疗后再发独立危险因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是肝癌复发危险因素,术前AFP阴性比术前AFP阳性再发风险低,为原发性肝癌消融术后早期复发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