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文化在中国城市已经崩溃,乡村文化还能抢救1。”而乡村文化就蕴藏于乡村景观中。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城市化速率在不断加快,但是我国总量最多、范围覆盖最广的景观仍然是乡村景观。生产方式根本性的转变促使景观价值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使现阶段乡村景观的进程处于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的重要阶段,乡村的景观价值也亟待新的发掘与传承方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城市发展是重点,城市景观也深深影响了乡村景观的面貌,但是城市与乡村在生产方式、发展条件、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差异,乡村不能一味地模仿城市,或直接按照旧有的景观价值发掘方式与发展方法,那并不符合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与可持续发展要求。另外,在2020年伊始,因为疫情造成的隔离、停工等,不仅影响着我们生活,也影响我国的方方面面。迄今为止,疫情所带来的影响仍是无法估量的,而在隔离期间,互联网的便捷优势愈发明显。因此笔者在一直思考:在本专业是否能依托于互联网智能化技术使乡村景观价值重新产生新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本论文对可持续发展概念、乡村景观和景观规划AVC理论(吸引力——Attraction、生命力——Vitality、承载力——Capacity)以及技术层面(主要以智能化技术为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在互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希望突破时空维度的限制,保持乡村景观的系统性和地域性,探索出一条既能发掘乡村景观资源经济效益,又能保护其物质与非物质价值的发展之路,依托于互联网使乡村景观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是绪论,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乡村景观研究问题背景的概述。通过对选题背景的收集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确定了研究对象,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介绍了本文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结构框架。第二章是理论研究,主要针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乡村景观的分类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技术基础。深刻地理解可持续设计理念的设计原则、特点、设计过程和最终目标;阐明了乡村景观的分类方法,阐述了乡村景观的脆弱性,分析了乡村景观演变的内在原因,明确了乡村景观设计的目标。尽可能了解新兴技术的发展方向,以互联网大数据作为数据分析方法,智能化作为技术支撑,详细分析传统村落如何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抓住机遇,谋求可持续发展。第三章是创新理论的实践,以“互联网”、“智能化”为创新关键词,在互联网社会背景下,以北京市第一批市级传统村落名录南窖乡水峪村为实际研究对象,结合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实践,真正以实践检验理论。第四章是结论。从研究背景、理论研究结合实际项目总结最终设计策略,把握乡村景观中的特殊性价值与发展机会,梳理出乡村景观可持续规划设计研究的设计策略,验证了互联网与智能化技术在自然景观、生产景观、聚落景观和人文景观可持续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与影响,提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特色景观浏览模式,以及其他基于可持续的管理与设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