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上海为个案,旨在探讨20世纪80年代先锋文学的确立过程。尽量避开已经固化的审美分析,回到历史“现场”,对先锋文学的起源重新拆解,勾勒其生成状貌,探讨文学场内部交织的多重权力关系。 论文主体内容分为四章: 第一章以“现代派”论争为切入点,考察上海这一文化空间在整个权力结构中的位置。复杂的人事纠葛和意识形态分歧,致使身份不同的文坛当权者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学规划和历史想象。当文学场和政治场纠缠在一起的时候,“小说技巧”具有了明确的意识形态内涵,对“现代派”的支持或者反对背后凸显的是鲜明的“阵地意识”。其间隐含着文学界确立秩序和颠覆秩序的内部张力以及多层次对话关系。上海这一特定文化空间就在这一体制中形成。 第二章阐述大学教育与先锋文学圈子的关系。以华东师大、复旦为主要考察点,一方面讨论课程上下知识的接续和迁移与文学想象的关联,分析学科体制与文学生产的关系;另一方面考察宽松环境之下校园文学热,大学文学社团形成特殊的人际网络,这一网络与文坛产生良好互动。正是在校园内外、课堂上下这一特有文学空间生产出了先锋文学知识,进一步形成先锋文学圈子,并且直接培养了先锋文学读者。 第三章论述文学期刊对先锋文学的规划。主要以《上海文学》、《收获》为对象,结合编辑策略和栏目设置,讨论其面对复杂环境(如城市改革、市民兴起、读者分流)和传媒制度的转变,所采取的应对方式。随着城市改革加速,上海文化界明确提出“重振海派雄风”的设想,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被激活。同属上海作协的文学期刊分工合作,承担了面对不同读者定位的文化功能,形成了一个市场格局日益分化的传媒空间。《上海文学》对文学新潮的推动,《收获》对先锋文学的规划,促成了先锋文学群落的生成。 第四章讨论批评的职业分化与先锋文学的接受的关系。80年代中期知识体系的迁移有了新潮批评群体的崛起,而城市功能分化则使得新潮批评中的“学院”和“作协”两股批评力量拉开距离。与这一新潮批评转变过程相对应,新潮文学开始向先锋文学转变。新潮批评圈子在这一过程中开始形成检测和淘汰机制。本文以残雪为例讨论上海新潮批评的批评策略和排斥机制,以马原为例讨论先锋作家被经典化的过程。 先锋文学的先锋性是流动的,在不同文学场承担着不同功能,这为重新激活文学史研究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