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将概念隐喻理论运用到政治语篇,通过对中国和美国的国家领导人公开讲话材料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相似点和不同点,并探寻其概念隐喻的功能和根源。
试图将概念隐喻理论运用于政治语言的研究,基于相关语料进行政治概念隐喻对比分析,尝试开辟该领域较为系统的研究方法。本研究的语料为1998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关于抗洪抢险的所有公开讲话材料(1998年8月14日至1998年9月28日,共16,279字)和2005年美国总统GeorgeW.Bush关于抵御飓风的所有公开讲话材料(2005年8月31日至2005年9月26日,共16,069个单词)。研究采用Steen的“五步法”确认语料中的隐喻,然后根据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从隐喻中获得概念隐喻,从而进行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如下:中国语料中的主要概念隐喻类别有家庭隐喻,圆圈隐喻,战争隐喻,和旅途隐喻;美国语料中的主要概念隐喻类别有家庭隐喻,人的隐喻,戏剧隐喻,和旅途隐喻。其中圆圈隐喻和战争隐喻是中国特有的,人的隐喻和戏剧隐喻是美国特有的,而家庭隐喻和旅途隐喻虽然两国的语料都有涉及,但其具体内容不同。通过对概念隐喻的功能的探讨,发现中国更偏重于激励功能,而美国更偏重于简化功能。另外还从宗教、历史和图像等方面探寻了这些概念隐喻的基础。
其研究结果有助于中美政治和文化的深层研究;对于政治语篇的翻译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增进学生对美国文化的深入了解,便于学生对语言更全面的掌握和理解;在语言研究方面,本论题作为隐喻研究的新尝试,还可以从社会语言学等多角度进行相关的深入探讨,同时也有助于对中美当代文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