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汇率制度的完善成为当前不可忽视的重大课题。在一国开放经济体中,人民币汇率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节手段存在,对实现国内产品市场与国外市场的均衡起着重要作用。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的爆发,各国出于本国利益考虑,均利用各种途径在汇率方面对它国施压,期望获得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汇率条件。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近期有关汇率方面的争端也是接连不断,然而,人民币不能盲目的升值,而应在合理的范围内与真实汇率水平保持一致。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深入研究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变化率对人民币真实汇的影响,对实现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政府在调整汇率政策的过程中,对于人民币升值问题一直保持高度的关注。在经济逐步开放的同时,人民币也呈现出小步升值的稳定态势。然而,就经济体的发展本身而言,货币作为衡量财富价值的度量手段,不能长期偏离其真实价值水平,否则会对实体经济造成重大影响,而应在符合本国国情的前提下,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本文从比较优势理论出发,借助萨缪尔森关于劳动生产率对真实汇率的影响作用观点,简要的回顾了以往国内外学者对于劳动生产率和汇率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哈罗德-巴拉萨的结构化劳动生产率指标的相对变化对真实汇率影响的理论,然而,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不具备运用结构化生产率指标来进行真实汇率研究的现实经济条件,这在大部分已有的文献中得到了体现。而相反,在指标选取上,本文认为运用总量式的指标进行研究更能说明中国经济的现实状况。固模仿其进行总量式劳动生产率指标的相对变化对真实汇率影响的微观推导。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采用实证的分析方法,在建立模型之后,从两个层面来进行检验:第一个层面,利用OECD国家的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利用Hausman检验方法确定固定效应模型后,发现总量式的生产率指标变动可以很好的体现OECD真实汇率的变化。第二个层面,再利用已有的模型对中美两国进行相应的检验,发现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相对无限供给”所导致的,致使整个理论传导的重要环节工资水平发生变化,难以符合模型建立的初衷,后根据中美两国特殊的经济关系情况,引入货币供给总量和美元外汇储备作为补充变量,利用时间序列数据,重新对中美两国的劳动生产率相对变化引发的人民币真实汇率变动的模型进行检验,发现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变化对人民币的汇率变动成主要影响,而人民币的货币供给总量和美元外汇储备的变化也是真实汇率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最后,本文在实证检验的基础上进行经济理论的分析,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