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主流趋势,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巨大的社会转型。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与革新。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含有西方普世价值观的节日文化传入国内,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频繁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发生了变化。由于节日承载着一个民族的优良传统,它蕴含着民族文化的精华,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因此,对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节日文化传播进行比较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七夕节是我国六大传统节日之一,在2006年5月,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我国的历史传统中,七夕节本身并没有爱情的概念,它原是中国古代女子最为重视的节日之一,因此七夕节又被称为“女儿节”或者“乞巧节”。七夕节与情人节在文化内涵上并不存在直接对应的关系,然而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情人节在国内流行起来之后,“七夕节”渐渐地被冠以“中国情人节”这样一个带有西洋化效果的头衔。因此以七夕节与情人节为案例研究中西节日文化传播,研究结果将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媒介具有文化宣传、舆论引导的功能,在历史演变与内涵重构的过程中,媒介对节日文化的报道和呈现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围绕媒介在中西节日文化传播中的影响和作用这个主要问题展开,重点研究目前情人节与七夕节在国内传播过程中所面临的文化矛盾与现实冲突,当下情人节与七夕节在媒介上的呈现状况与反映出的问题,以及如何利用媒介走出节日文化传播面临的时代困境。通过研究得出,七夕节的节日文化源自封建社会的农耕文明,这个传承了千年的节日的经济基础实际上就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而情人节与西方宗教的传播历程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介与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介中选取样本,对情人节与七夕节的节日传播活动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目前媒介对七夕节与情人节的报道框架单一,七夕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没有在新闻报道中很好地体现出来。情人节与七夕节在网络媒介上的呈现具有趋同化的倾向。总体上来看,七夕节与情人节在媒介上的呈现是碎片化的、不完整的,而且缺少文化的内在核心价值。媒介与消费主义合力构建出了一个叫做“中国情人节”的节日,这个节日的概念引自西方情人节,却常常被当作是七夕节的代名词。事实上,“中国情人节”与七夕节并无直接瓜葛,只不过从诞生的一开始,它就披上了西洋的外套,但其骨子里装着的仍然是中国传统的家庭道德伦理。节日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内涵的变化是常态和绝对的状态,而不变却是相对的。在当今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的背景下,如果人们继续固守着封建落后的风俗习惯,这不仅已经不符合时代的潮流,而且对文化的融合、创新也无任何益处。节日文化必须要在传播的过程中经过合理的扬弃,之后方能窥见真知。新常态要有新思维,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媒介文化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媒介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发挥媒介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应有的作用,这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