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对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通过入选参加2006-2007职工查体,随后两年一次,分别于2008-2009、2010-2011年度参加了随后两次健康查体的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作为研究对象,对每次参加体检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资料完整后参加体格检查,后进行抽血化验等其他实验室检查,要求每两年完成一次随访。有下列其一者予以排除,即原有心肌梗死、脑卒中病史者、三次查体期间新发心脑血管事件、全因死亡者、三次查体中任意一次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信息、指标缺失者,最终资料完整的观察对象被纳入统计分析。按评分情况将基线人群分为四组,分析心血管健康行为因素基线评分对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按评分轨迹分组,分析评分轨迹对全因死亡及心血管、脑血管事件的影响。使用SAS Proc Traj程序建立CHS轨迹模型。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CHS轨迹对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采用似然比检验观察模型的拟合程度。结果1、最终纳入基线评分分析的研究对象92136例,73198例为男性(占总人群的79.4%),18938例为女性(占21.6%)。平均年龄为51.04±12.35(18-97)岁。以CHS为依据,将观察对象基线评分按以下方式为四组:第一分位组(基线CHS<7分)、第二分位组(7分≤基线CHS<9分)、第三分位组(9分≤基线CHS<11分)、第四分位组(基线CHS≥11分)。与第一分位组进行比较,第二分位组、第三分位组、第四分位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明显下降,分别为28%、52%和69%,相应的HR值(95%CI)分别为0.72(0.660.78)、0.48(0.440.52)和0.31(0.270.35);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分别下降15%、27%和35%,相应的HR值(95%CI)分别为0.85(0.790.92)、0.73(0.680.79)和0.65(0.580.74)。2、最终45143例研究对象纳入评分轨迹分析,其结果显示,(51.85±11.73)岁为研究人群的平均年龄,34698例为男性,10445例为女性。在平均4.96±0.54年(心脑血管事件)和4.95±0.56年(全因死亡)的随访期间内,共发生心脑血管事件1004例,250例心肌梗死事件,761例脑卒中事件(7例合并心肌梗死),1144例全因死亡。根据三次体检的CHS确定4组不同轨迹组:低稳定轨迹组(2233例,占6.3%)、中-稳定轨迹组(13024例,占29.2%)、中高-稳定轨迹组(21427例,占43.5%)、高-稳定轨迹组(8459例,占21.0%)。3、总人群心肌梗死事件、脑卒中事件、心脑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事件累积发生率随着CHS轨迹分组升高而逐渐下降,且不同评分轨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影响终点事件的多因素,进行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通过校正资料中各种相关混杂因素,低-稳定轨迹组相与下列组别分别进行比较,中-稳定轨迹组、中高-稳定轨迹组、高-稳定轨迹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HR值(95%CI)分别为0.71(0.570.90)、0.52(0.400.67)和0.31(0.210.45),发生脑卒中事件的HR值(95%CI)分别为0.72(0.550.95)、0.53(0.390.71)和0.30(0.190.47)。与低稳定轨迹平分组比较,中高-稳定轨迹组、高-稳定轨迹组发生心肌梗死事件风险低,其HR值(95%CI)分别为0.47(0.280.78)和0.28(0.130.60),发生全因死亡事件的HR值(95%CI)分别为0.67(0.500.91)和0.51(0.350.74)。在男性、年龄≥60岁、年龄<60岁人群中CHS轨迹分组升高与终点事件发病风险间仍可见上述等级负相关关系,而在女性人群中这种趋势不明显。对理想心血管行为与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提示主要研究结果趋势一致。4、在研究理想心血管行为因素影响心脑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中,对单次基线评分法、平均评分法与评分轨迹方法进行了似然比检验,结果表明CHS轨迹、CHS均值所在方程的拟合度均优于基线CHS2010所在方程,而CHS轨迹、CHS均值二者所在模型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1、单次基线评分与心脑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发病风险呈负相关关系。2、CHS轨迹分组升高与心脑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发病风险呈等级负相关关系。CHS轨迹分组升高是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风险的保护性因素。3、CHS轨迹对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可能优于单次基线C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