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嫩江下游选择10个典型断面,于2011年春季、夏季和秋季进行3次采样,对各采样断面的底栖动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通过多元统计方法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采用灰关联分析对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探讨,为嫩江下游的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恢复等方面积累了基础资料,同时提供了参考性依据。调查期间,采集到底栖动物共98种,水生昆虫最多,69种,占70%;软体动物次之,16种,占16%;环节动物8种,占8%;甲壳动物4种,占4%;扁行动物1种,占1%。年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5.45nd./m2和3.15g/m2。种数时间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空间变化为下、中游高于上游,这种差异与环境因子分布相关。调查期间嫩江下游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中的Shannon-Wiener指数全年在1.36~2.75之间,以春季最高,为2.75,秋季最低,为1.36;Pielou指数全年在0.58~0.86之间,最高值出现在春季,为0.58,最低值出现在秋季,为0.86;Simpson生物指数全年在2.57~6.06之间,最高值出现在春季,为6.06,最低值出现在秋季,为2.57;可见,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Simpson生物指数的变化趋势均是春季>夏季>秋季。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表明,嫩江下游各断面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明显,春、夏、秋三个季节各断面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可分成4类,组内相似性高,组间差异大;多维标度分析(MDS)把三个季节各断面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分为4组,基本上支持了聚类分析结果。各断面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差异与嫩江下游的水文条件以及水生植被条件相关。嫩江下游底栖动物春季、夏季和秋季的密度与各个环境因子的关联度大小不一样,反映了各个环境因子对底栖动物群落影响的大小。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电导率、pH、叶绿素a与底栖动物密度的关联度较大,成为影响嫩江下游大型底栖动物组成和物种分布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