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早期儒家《诗》学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分析儒家对《诗》的引论、诠释,发现儒家《诗》学所关注的思想概念和范畴,进而通过细致的分析、梳理,对这些概念、范畴的内涵及其演变轨迹做出较为清晰的理解和描述,以期由此揭示出早期儒家《诗》学的思想特质。
本文首先反思了《诗》学文献的判定标准。以往对《诗》学文献的界定通常是以对《诗》或诗句的引论为标准,本文则特别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定义《诗》学文献,进而将《五行》、《民之父母》等与《诗》学主题具有内在关联的论说材料纳入到了《诗》学文献的范围内。在重新界定了《诗》学文献的范围之后,本文即对早期儒家《诗》学思想研究所涉及到的具体文献篇目、尤其是几种出土文献的基本情况做出了简要的说明。
本文随后借由对《诗》的文本形成及早期应用、教习情况的考察,分析、说明了《诗》在春秋中后期初步完成的经典化过程,同时也指出,随着春秋末期礼坏乐崩的加剧,《诗》的经典意义面临着巨大挑战。孔子及其所开创的儒家对《诗》的经典意义进行了重新诠释。这一经典重塑的过程深刻地体现着儒家重构礼乐秩序与道德规范的努力。早期儒家《诗》学正是通过对礼乐秩序、道德规范诸问题的探索与思考,实现了对旧有的《诗》学传统的突破与超越。
本文以儒家重建礼乐秩序与道德规范的两个向度为线索,分析梳理了早期儒家《诗》学在相关思考中所表现出的思想特质。在内在性向度上,早期儒家《诗》学尝试将情感、意志等心之所持的元素纳入到礼、德的范畴内,并构成礼乐、德行的内在的本源或根基,进而使之以多样的方式参与到对外在礼乐、德行的维护与强化中。在超越性向度上,早期儒家《诗》学在继承、调整旧有的天命、天道观念的基础上,特别将心的元素引入到了天人、天德的关系中。
从整体上说,本文将跨越较长历史时期、涉及不同人物的早期儒家《诗》学作为一个整理来加以研究、讨论,尝试揭示出了早期儒家《诗》学思想的整体特征及其理论框架。同时,本文也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深入分析,呈现出了早期儒家《诗》学思想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本文首先反思了《诗》学文献的判定标准。以往对《诗》学文献的界定通常是以对《诗》或诗句的引论为标准,本文则特别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定义《诗》学文献,进而将《五行》、《民之父母》等与《诗》学主题具有内在关联的论说材料纳入到了《诗》学文献的范围内。在重新界定了《诗》学文献的范围之后,本文即对早期儒家《诗》学思想研究所涉及到的具体文献篇目、尤其是几种出土文献的基本情况做出了简要的说明。
本文随后借由对《诗》的文本形成及早期应用、教习情况的考察,分析、说明了《诗》在春秋中后期初步完成的经典化过程,同时也指出,随着春秋末期礼坏乐崩的加剧,《诗》的经典意义面临着巨大挑战。孔子及其所开创的儒家对《诗》的经典意义进行了重新诠释。这一经典重塑的过程深刻地体现着儒家重构礼乐秩序与道德规范的努力。早期儒家《诗》学正是通过对礼乐秩序、道德规范诸问题的探索与思考,实现了对旧有的《诗》学传统的突破与超越。
本文以儒家重建礼乐秩序与道德规范的两个向度为线索,分析梳理了早期儒家《诗》学在相关思考中所表现出的思想特质。在内在性向度上,早期儒家《诗》学尝试将情感、意志等心之所持的元素纳入到礼、德的范畴内,并构成礼乐、德行的内在的本源或根基,进而使之以多样的方式参与到对外在礼乐、德行的维护与强化中。在超越性向度上,早期儒家《诗》学在继承、调整旧有的天命、天道观念的基础上,特别将心的元素引入到了天人、天德的关系中。
从整体上说,本文将跨越较长历史时期、涉及不同人物的早期儒家《诗》学作为一个整理来加以研究、讨论,尝试揭示出了早期儒家《诗》学思想的整体特征及其理论框架。同时,本文也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深入分析,呈现出了早期儒家《诗》学思想的多样性与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