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脑梗死(cerebral infartion, CI),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坏死或软化。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Atherosclerotic thrombotic cerebral infartion)是脑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管腔变窄、闭塞或者血栓形成,导致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中断而缺血缺氧,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它的核心环节及病理生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CysC(cystatin C,CysC),又称为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一种典型的内源性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其主要作用为调节半胱氨酸蛋白酶如:组织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等的活性,参与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及重构。它是一种小分子带有正电荷的蛋白质,易被肾小球滤过,于近曲小管基本完全被重吸收,也不被肾小管分泌,既往多作为评价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敏感指标。近年来的研究显示,CysC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进而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但CysC具体通过何种途径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尚不明确。动脉粥样硬化被普遍认为是慢性炎症过程。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为作为反映炎症的指标之一,许多研究发现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对脑梗死患者血浆hs-CRP进行检测,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二者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进一步来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共232例,其中男性142例,女性90例。入组标准: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部CT(或)MRI证实。排除标准:①痛风、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近期曾服用过B族维生素、叶酸;②明显的肝、肾功能障碍;③急性心肌梗死及其他血管栓塞性疾病;④甲亢及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⑤近期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服用雌激素及2周内有外科手术或外伤病史。2.研究方法所有患者于发病72小时内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记录斑块的有无和双侧crouse积分,通过双侧crouse积分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并根据斑块的有无,分为斑块组和对照组。详细询问每位患者的病史,记录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药物服用情况以及既往病史等。均于入院次日清晨空腹抽血对CysC、hs-CRP、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t-HCY)进行测定。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分类资料比较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或Sperman秩相关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双侧检验。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232例研究对象中,斑块组为142例,对照组为90例。斑块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FBG、TC.HDL-C, LP-a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斑块组年龄、TG、LDL-C、FIB、t-HCY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血浆CysC、hs-CRP水平的比较斑块组血浆CysC水平为(1.29±0.33)mg/L,对照组为(1.03±0.45)mg/L;斑块组血浆hs-CRP水平为(4.16±4.37)mg/L,对照组为(2.43±2.62)mg/L;斑块组血浆CysC、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颈动脉斑块(无=0,有=1)为因变量,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t-HCY、CysC、hs-CRP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4.相关性分析(1)分别对CysC与年龄、t-HCY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ysC与年龄之间无相关性(ρ=0.138,P=0.101),CysC与t-HCY之间也无相关性(p=0.102,P=0.122).(2)为了明确斑块组中血浆CysC、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斑块组CysC水平与crouse积分存在正相关(p=0.143,P=0.02),斑块组hs-CRP水平亦与crouse积分存在正相关(p=0.144,P=0.02)(3)对斑块组血浆CysC与hs-CRP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斑块组血浆CysC与hs-CRP水平之间也存在相关性(p=0.248,P=0.003)结论1.血浆CysC及hs-CR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程度有关,可能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2.CysC、hs-CRP、年龄、t-HCY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