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越剿匪”到“援越抗法”——中法战前中国对越南态度的变化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vi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法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战争,意义巨大,影响深远。本文以官方档案及《申报》文论为主要资料,考察中法战前中国对越南态度及措施的变化,揭示中法间的分歧,并进一步探究中法开战之由。 全文分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包括引言和三章内容。 引言,回顾了中越传统的宗藩关系及法国势力在越南兴起的过程,法国向越南北部渗透的趋势同中国在该地区的利益发生冲突,越南问题日益凸显。 第一章,1870年代中国的对越态度。1878年李扬才举兵入越事件是中国对越态度的转折点,之前,中国对越南关注不多;此事发生之后,为了防止法国干涉,中国积极派兵入越剿匪,逐渐重视越南问题。 第二章,法越交战初期中国的应对之策。法越兵端再起,中国一方面驻兵关外,一方面与法协商,力图以中间人的身份消弭争端。 第三章,援越抗法。随着法国侵略越南步伐的加快,中国不甘心放弃越南,启用刘永福、暗中备战,以行动阻止法国的侵略行为,加剧了中法之间的矛盾。 文章认为,19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中国边疆危机日益深重的背景下,中国对越南问题的处理关系到自身的边疆安全、宗藩关系、国内安定、国际地位等,利益攸关,因此十分重视。中国从“入越剿匪”到“援越抗法”措施的变化,反映了不甘弃越的心理;法国妄想以既成事实迫使中国承认其在越南的地位,双方不欲开战,但矛盾不断激化,中法战争遂起。
其他文献
本文引入单位研究中的社会调控理论,以宏观和微观两种视野对1949—1962年发生在上海非单位人群身上以单位化为特点的组织变迁进行了全景式的描述,以阐明社会调控体系重构过程中
明初,在襄阳实行“空其地,禁流民不得入”的移民政策。而后,随着移民的增多和不可遏止,明政府改弦更张,实行附籍政策。先后经历了“田产以附籍”、“州县以附籍”、“岁查以
云南、贵州、四川地区一直是苗族人民世代居住的地方。明朝以及清朝前期,政府尚未在广大的苗疆地区建立深入的统治,土司仍然是这些地区的实际统治者。在土司对当地统治的过程中
本文论述了伊格尔斯对德国历史主义的研究状况,主要从其重要著作《德国的历史观》中获得认识,因此也算是对其著作的认识。首先,通过一些对他的访谈和他个人的著作来了解伊格尔斯
20世纪中国政治的重要特点是派别活动普遍化。国民党派系尤为复杂,可以说,不研究派系就不可能全面了解国民党。国共正面抗争的第一个回合中,西山会议是这段历史的关键。所以,笔者
研究性学习的实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围绕一个开放性的历史问题引导学生多侧面多层次地进行分析归纳和思考,通过具体问题的探讨,让学生的思维由单一的线形方式走向
概述了新的管外射孔技术最近在西得克萨斯二叠纪盆地7口多层段井的应用情况。同先前的常规多层段井处理措施相比,节省了费用并增加了产量,获得了显著的效益。叙述了拥有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