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性资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生产水平的飞速发展和不断提高,水资源短缺与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用水量占社会总用水量的比例很大,达到60%以上;农田灌溉用水作为农业用水的主体部分,其利用率的高低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是我国建设节水型社会、缓解水资源矛盾和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而采用何种指标对灌溉水利用效率作出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和作物生产水足迹两个指标进行了分析探讨,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查阅相关的参考文献和资料回顾灌溉水利用效率评价指标的发展进程,分析现有灌溉水利用效率评价指标的不足,对现有评价指标进行科学的界定与评价,总结其适用条件,规范不同指标的使用范围,分析其优缺点。(2)介绍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三种测算方法:首尾测算分析法、分段首尾测算法和分段测算法,通过对三种方法测算过程的研究分析,总结了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并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用水效率评价做了简要说明。(3)分析了作物生产水足迹评价区域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内涵和传统灌溉水利用系数进行评价的局限性,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比较了两个指标对灌溉水利用效率的评价特点。可以看出,作为区域灌溉水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作物生产水足迹综合性强,更能反映灌溉水的利用效果;同时列举了现有作物生产水足迹计算的途径,即分别基于作物需水量和作物实际用水量来计算作物生产水足迹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基于作物实际用水量的作物生产水足迹计算方法更能真实地反映作物生长过程中对水资源的占有和利用情况,计算结果可综合地反映农业节水效果和灌溉水的利用效果。(4)以泾惠渠灌区为研究区域,在灌区尺度上分析计算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和作物生产水足迹。分析了渠系特征状况、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可为灌区今后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供参考;分别基于作物需水量和作物实际用水量计算了泾惠渠灌区2010-2015的作物生产水足迹,绘制了作物生产水足迹年际变化图,根据比较结果,基于作物需水量计算的作物生产水足迹要高一些,主要是忽略了节水灌溉、非充分灌溉等技术以及现代农业技术在灌区的应用,说明基于作物实际用水量计算的作物生产水足迹值更能反映实际的灌溉用水效率。(5)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和作物生产水足迹都是反映灌溉水利用效率的指标,但两者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随着近几年水利工程投资的增加,灌区的灌溉设施等有了明显的改善,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使得作物生产水足迹的值逐年减小,呈下降趋势,同时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也是影响作物生产水足迹的重要因素,随着灌溉管理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灌区各作物的产量呈上升趋势,从而导致灌区作物生产水足迹不断减小,但是作物产量增长到一定值以后,提升的空间变小,此时应提高灌水利用效率来降低作物生产水足迹,即通过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来降低作物生产水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