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礁是地质科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它是由固着生物所建造的、本质上是原地沉积的碳酸盐岩建造体。从地质历史时期来看,生物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其生长和演化历史具有显著的特征。 论文在大量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应用沉积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古生态学及岩相古地理学等理论及工作方法,深入开展了越南吉婆岛和广西浪平地区的生物礁研究。详细分析了两地生物礁的产礁地层特征、早石炭世生物礁类型、礁体建造过程及发育特征;对研究区生物礁造礁群落进行了划分,系统开展了研究区群落古生态对比研究、礁相地层及古环境对比研究。 两地生物礁分属于不同的盆地,越南吉婆岛生物礁属于越南东北部盆地,而广西浪平生物礁属于滇黔桂盆地。虽然两地处于不同盆地,但早石炭世所处的岩相古地理环境都是碳酸盐台地,具有相近的地史演化和古地理背景。因此越南吉婆岛地区与广西浪平地区早石炭世各种底栖生物繁盛,生物造岩作用强烈,研究区被多种碳酸盐岩沉积覆盖,出现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生物滩,其中产有不同类型的礁体。 越南吉婆岛地区所产出的生物礁为珊瑚点礁,礁体规模较小,出露高约6米,侧向延伸约12米。主要造礁生物为群体四射珊瑚Donophyllum sp.和Thysanophyllum sp.,礁内附礁生物包括大量的单体珊瑚、有孔虫、海百合、腕足类及腹足类等。 广西浪平地区早石炭世则产出规模相对较大的生物礁,其代表性礁体为下垌村珊瑚礁,高约50m,长约260m。主要造礁生物包括Diphyphyllum,Lithostrotion和Thysanophyllum。附礁生物包含单体珊瑚、有孔虫、海百合、腕足类、腹足类、藻类和一些微生物及疑源生物。两地的生物礁在礁体类型、造礁生物种类、群落特征等方面均显示了不同的特点。 论文对越南吉婆岛地区珊瑚点礁和广西浪平地区下垌村珊瑚礁的造礁群落进行了细致划分,笔者总结出来两地区有以下:相同点;越南吉婆岛与广西浪平下垌都发现在早石炭世早期,造礁内都是群体珊瑚建造的。不相同点;越南吉婆岛、广西浪平下垌地区的生物礁不同的盆地,礁体规模,造礁生物群落,礁体古生态等。其中吉婆岛珊瑚点礁可识别出二个连续的生物群落,分别代表了礁体的不同发展阶段,即Donophyllum群落和Thysanophyllum群落;广西浪平下垌地区的珊瑚礁则以笙丛状群体Diphyphyllum及Siphonodendron为礁体的主要建造者,可识别出三个连续的生物群落,代表礁体的不同发展阶段,即Diphyphyllum群落、Siphonodendron-Lithostrotion群落和Diphyphyllum-Syringopora群落。 论文根据两地生物礁地层剖面,深入分析了礁相剖面沉积过程中的变化,自下而上分别划分了礁相剖面的微相类型。并对两地的沉积环境进行对比分析。越南吉婆岛珊瑚点礁为泥粒灰岩、颗粒灰岩和珊瑚格架障积岩三种微相类型,所代表的沉积环境为开阔台地环境,并识别出3个沉积微相:①开阔台地相;②珊瑚礁相;③台内浅滩相,总体上沉积环境为弱水动力环境;广西浪平地区珊瑚礁则识别出六种微相类型,代表6个沉积微相:①较深水的开阔台地相;②受保护的台地相;③较浅水的开阔台地相;④珊瑚礁相;⑤台内斜坡相;⑥台内浅滩相,礁体发育环境为一种动荡水体环境。 论文通过对越南吉婆岛与广西浪平地区生物礁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开展石炭纪生物礁研究的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