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生活本质的史诗——茅盾抗战小说独特性探索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ge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经百年沉沦,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壮丽画卷。国难当头,作家们在抗战救亡的旗帜下,创作了大量以宣传救亡为中心的文学创作,表现了抗战各个阶段的社会生活和思想变迁。茅盾是中国20世纪文学巨匠之一,他对抗战文学创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并创作了大量与之相关的作品,展现了那一段特殊的社会历史风貌,做出了独到的贡献。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茅盾的抗战小说始终没有得到系统、深入的研究,仅有零星篇目或总体共性研究,值得进一步探索,以力求对茅盾文学创作面貌及抗战文学做出客观全面认识。  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现状以及价值;第一章主要从小说题材的时代性、社会性、现实性和主题的深刻性、指向性来论述茅盾抗战小说的特点;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小说中塑造的时代典型人物,除了资本家形象的进一步深化,间谍、阶级叛变者、工人阶级等新形象的创造也充满丰富的个性与时代的复杂性;第三章从小说结构、风格进行论述,指出了其结构的错综复杂与线索分明,同时从风格学角度对小说呈现的多样性进行论证,点出茅盾小说创作手法和独到的审美追求;第四章从茅盾特殊的经历和文艺思想来分析其独特性的原因,并从多方面来论述茅盾创作对当代文学的影响及借鉴意义。  茅盾创作始终追求文学的“真善美”,坚持文学对生活本质的反映,坚持以史诗性、现实性、社会性的艺术追求,全面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的历史责任感,坚持探索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来适应创作需要,并在思想认识上不断深化,使其抗战文学不仅具有史学价值,还具有文学审美的价值,拥有永恒的魅力。  
其他文献
既然p,就q”作为因果类复句的典型形式之一一直是众多学者的研究重点,本文以大量语言材料为基础,从语篇和认知的角度,探讨了“既然”句在语表形式、逻辑意义、语义功能和语用价值
本文主要以花园庄东地甲骨文字形的增繁、省减现象为研究对象,连用动态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花东甲骨文字形的增繁、省减现象,并分析其产生原因。  全文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章“绪
严格地讲,“现代主义”不足以概括台湾现代派小说家的发展流变,因此,本文立足于现代性的视角,提出了“中国文学现代意识”的概念。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基于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
《庸闲斋笔记》是晚清陈其元的一部笔记著作,其涉及面十分广博,内容几乎无所不包,其中有典章制度、文学艺术、天文地理、风俗民情、轶闻琐事以及鬼神怪异、医卜星象等等。清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