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一变化必然通过中学生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消费现状得到反映,也必然引起中学生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新变化。消费道德是消费观念的核心问题,对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中学生是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来源主要依赖于家庭。中学生的消费道德既受到家庭消费伦理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社会消费伦理的影响,特别是受到周围来自不同消费水平家庭的中学生之消费伦理的影响。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的消费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其生活状态及价值取向。中学生可塑性强,正在逐渐走向独立或自立,但由于其思想尚未成熟,对社会的认识、辨别能力不强,自我控制力差,好奇心及模仿性强,容易使他们受到社会不良消费风气的影响,造成一定的消费误区,如高消费、盲目攀比消费等等。中学生的不良消费现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它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学生与家长的感情,对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带来不利后果;更重要的,还会在某种程度上扭曲校园人际关系,增加学校教育管理难度,进而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最后,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消费道德观念,可能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因此,重视中学生消费道德的新变化,正确引导中学生的消费道德及消费行为,不仅有益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并对社会消费行为及消费道德的正确引导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 论文第一部分介绍了消费道德的一般理论。包括消费与消费道德的涵义,二者之间联系和加强消费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论文第二部分介绍了当代中学生的消费现状及道德评价。通过对中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揭示当代中学生的消费特点、消费误区,进而思考消费误区形成的原因及带来的危害,并对当代中学生的消费情况作出相应的道德评价。 论文第三部分介绍了中学生消费道德教育的对策。由于中学生的消费误区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必须多管齐下。主要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方面来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