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重心不是对鲍德里亚整个学术体系及其具体理论的铺张描述,而是集中锁定其中的“超真实”概念来展开讨论。具体说来,本文试图从不同的理论逻辑角度以及大量的具体实例入手,为“超真实”下一个有效、可靠的定义,力争构建一个新的还原“超真实”概念丰富面貌的着眼点,进而揭示“超真实”的理论意义。“超真实”概念诞生于鲍德里亚的早期思想,最终成型于他的后期理论,可以看作其“象征交换”思路的再一次变型。由鲍德里亚前期的符号消费理论到后期“超真实”概念的产生,这个过程虽然呈现出种种理论线索式的脉络可能性,但前者对后者的作用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基础铺垫,并没有非常直接和足够充分的联系,所以本文在论及前期鲍德里亚的思想时,对其符号消费理论仅会点到为止,而把笔墨更多地放在对“象征交换”思路的论述上本文的主体分为三章。在引言和第一章,笔者以深刻影响鲍德里亚早期思想的索绪尔式的结构主义图示勾勒出后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核心关键词——“虚拟”——的“超真实”特性,并以“物”和“象征交换”为线索,简要理清鲍德里亚的学术脉络及其思想系谱,揭示“超真实”概念的形成源流,标明它在鲍德里亚整个理论体系中的位置。接下来,笔者将集中论述“超真实”的定义、特征、具体表现和意义影响:第二章考察“超真实”的概念内涵,第三章探讨“超真实”的概念意义。第二章讨论的主题包括:1.“超真实”的基本定义;2.“模拟”的“超真实”;3.“透明”与“完美”:“超真实”的最典型特征与最大“罪行”。第三章讨论的主题包括:1.“超真实”意味着对辩证法的逆反;2.“超真实”意味着对异化理论和主客二分原则的逆反;3.“超真实”意味着对“有用性”的逆反。概言之,笔者在第二章要解决的问题是“超真实”这个概念本身指的是什么,在第三章要解决的问题是“超真实”这个概念对它之外的相关理论有什么意义。在余论部分,笔者将对鲍德里亚的“超真实”概念做一个小结,并指出其中可能出现的缺陷,进而试着阐述可能的应对策略,即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鲍德里亚的“超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