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临床上胸腹主动脉瘤手术可导致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个主要病理改变是血-脊髓屏障(blood-spinal cord barrier,BSCB)破坏,进一步导致神经功能损伤。保护BSCB完整性可以减轻神经功能损伤。远程缺血预处理定义为在缺血耐受能力强的组织或脏器行短暂的缺血再灌注,以减轻远端组织或脏器随后更严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远程缺血预处理能够减轻脊髓缺血损伤,但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远程缺血后处理通过保护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完整性减轻脑缺血损伤。虽然BSCB和BBB结构和功能上相似,但是远程缺血预处理是否通过保护BSCB诱导脊髓缺血耐受,机制又如何,均需要我们深入探究。受体介导的内源性大麻素系统(endocannabinoid system,eCBs)可以减轻缺血损伤,已被作为一种神经保护的研究靶点。已经证实,缺血性损伤中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对BBB起到了保护作用。最新研究指出,CB2受体激动剂能够调节BSCB通透性。那么,远程缺血预处理诱导脊髓缺血耐受过程中对BSCB完整性保护是否由大麻素受体介导,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本研究将探讨远程缺血预处理是否能改善脊髓缺血损伤后BSCB破坏,及此作用是否由大麻素受体所介导。研究方法:1、阻断主动脉弓及左锁骨下动脉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模型。2、阻断/开放右侧股动脉,行远程缺血预处理。3、远程缺血预处理前经腹腔注射给予特异性大麻素受体拮抗剂,评价大麻素受体的作用。4、Tarlov评分、脊髓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估神经功能。5、根据伊文思蓝(Evans blue,EB)外渗程度评价BSCB破坏程度。6、Western blotting检测损伤脊髓组织中occludin、cr1、cr2的蛋白表达。7、免疫荧光法评价脊髓组织中occludin、cr1、cr2蛋白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共定位表达。结果:1、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运动功能评分减低,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数量减少,EB外渗,脊髓组织occludin蛋白减少,其血管周围表达显著减弱;肢体远程缺血预处理可以提高运动功能评分,改善脊髓病理改变,显著减少EB外渗。与Control组相比,肢体远程缺血预处理组occludin蛋白含量增多,沿微血管表达的阳性颗粒增多。2、再灌注后4h,AM251组与RIPC组比较,EB外渗明显增多,occludin蛋白表达明显减少;AM630组EB外渗程度及occludin蛋白表达量与RIPC组相似。说明再灌注后4h,CB1受体拮抗剂AM251能够部分逆转远程缺血预处理对BSCB的保护作用。3、再灌注后24h,AM251组及AM630组EB外渗较RIPC组均显著增多,occludin蛋白含量均显著减少。说明再灌注后24h,CB1、CB2受体拮抗剂均能够部分逆转远程缺血预处理对BSCB的保护作用。4、再灌注后4h,损伤脊髓组织cr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且RIPC组显著高于Control组;各组cr2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再灌注后24h,各组cr1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缺血组cr2蛋白水平明显增加,且RIPC组明显高于Control组。5、cr1、cr2蛋白沿血管周围有表达,并且Sham组cr1蛋白沿血管有间断表达,cr2蛋白沿血管几乎无表达;Control组两种蛋白表达阳性颗粒较Sham组增多;RIPC组两种蛋白表达均较为连续,阳性颗粒较Control组明显增多。结论:1、肢体远程缺血预处理能够改善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缺陷,减少occludin蛋白的表达缺失,减轻BSCB破坏,且三者在时程上具有一致性。2、缺血再灌注损伤快速相(4h),远程缺血预处理通过CB1受体介导对BSCB的保护作用;而于延迟相(24h),CB1、CB2受体均介导了远程缺血预处理对BSCB的保护作用。3、CB1受体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快速相表达上调,于延迟相恢复至基线水平;CB2受体含量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快速相无明显变化,而于延迟相显著增加。远程缺血预处理使CB1、CB2受体表达增加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