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交流在深层意义上说,是各个国家、民族、地区的人民之间的情感交流、心灵交流、智慧交流。文化交流活动是建立和增进国家关系的重要渠道,是外交活动的先行者和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交流能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促进国家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文化交流是增进国家间、民族间了解和友谊的桥梁和纽带,对于建立和平、和谐的世界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中苏文化交流,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之间大规模的文化交流,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而又研究得不够的问题。回顾新中国成立以后中苏文化交流的历史,总结中苏文化交流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今天的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交流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全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论构成。绪论部分主要讲述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并界定文化的概念,简介研究的现状、本论文主要的创新点和难点,基本框架和写作思路。第一章主要回顾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苏文化交流(1919—1949)。十月革命以后,苏联文化在中国传播的兴起;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苏文化交流进入了发展和繁荣时期;抗战胜利后到新中国成立中苏文化交流继续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前中苏文化交流适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有了相当规模的发展,为新中国成立后中苏文化交流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奠定了基础。第二章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中苏文化交流的大发展(1949—1954)。新中国的成立和中苏同盟的建立,中苏友好的巩固和发展,使中苏文化交流获得了绝好的发展机遇,中苏文化交流大发展、大繁荣。这一时期的中苏文化交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两国友好关系的重要象征和组成部分。第三章主要介绍鼎盛时期的中苏文化交流(1954—1957)。赫鲁晓夫访华以后,中苏关系进入了“蜜月”期,中苏两国的文化交流进入了鼎盛时期,政府间交流和民间交流交相辉映。在浓厚的学苏氛围下,中苏文化交流全面而深入,科学、教育、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第四章主要介绍中苏文化交流的继续发展时期(1957—1960)。这一时期中苏关系开始出现问题,学习苏联文化的色彩大为淡化,文化交流也受到了一些影响。但由于巨大的惯性,也因为两国都不想使矛盾表面化,双方企图维护和继续热络的文化交流,一些领域的交流继续发展,但交流过程中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时隐时现。第五章主要介绍走向低潮的中苏文化交流(1960—1966)。随着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的恶化和中苏同盟的分裂,再加上“左”倾思潮的影响,中苏文化交流逐渐进入了低潮,数量和质量大不如前,摩擦和争执时有发生。此时,为数不多的文化交流成为联系两国关系的特殊桥梁和纽带。中国“文化大革命”发动后,中外文化交流受到了冲击,中苏文化交流也完全中断。最后,对中苏文化交流进行总结。总结中苏文化交流的特点以及50年代的中苏文化交流对中国的影响,从中得出经验教训和历史启示。这一时期的中苏文化交流具有主要依靠官方推动、政治意识形态色彩浓厚、具有不平衡性和大起大落等特点。这一时期中苏文化交流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对中国民众、对中国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中苏文化交流有着深刻的经验教训和历史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