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受到营运资金的困扰,甚至破产倒闭,营运资金问题日益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协同企业的采购、生产与销售资金,提升企业营运资金的运作效率,缓解营运资金压力是企业家和从事企业研究的学者们共同关注且努力寻求解决策略的问题。当企业营运资金不足时,通常会想到银行借款,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资信、规模等问题很难直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资金。因而,从供应链视角运用多种贸易和信用融资的手段管理企业的营运资金逐渐成为了企业界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从供应链角度的营运资金管理一般包括资金的来源和配置两方面。营运资金的配置主要是指企业在采购、生产和营销等各业务流程中所分配占用的资金;营运资金的来源主要包括供应链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种情形。内部融资是指供应链成员之间通过改变付款方式、期限和金额等手段实现供应链内部的营运资金数量和时间的匹配与协调。例如,通过延迟(或提前)付款、期权采购和预售等方式改变营运资金的支付时间、方式和数量;外部融资是指供应链成员企业根据相互的业务交易类型向银行等其它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银行根据其交易结构具体分析,将核心企业的信用有效注入其上下游信用缺乏的企业,这是典型的运用业务贸易为企业提供资金的一种融资模式。例如,通过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信用借贷,或由信用等级较高的供应商、分销商或零售商等供应链成员提供信用担保向银行等金融中介为其它供应链成员企业提供贷款。供应链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的关键是:企业业务流程与资金管理融为一体,企业信用与供应链整体信用紧密相连。基于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可以有效缓解企业资金紧张问题:1)供应链成员企业中的弱势企业可以获得其他企业的资金帮助,从而解决供应链资金失衡及不匹配问题;2)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购销行为与商业信用相结合,通过增强信用获得外部资金的注入。因此,供应链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能够有效平衡企业营运资金的流入流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整个供应链的资金成本。本文结合供应链营运资金管理的特点,一方面通过期权采购和预售等方式平衡营运资金的流入流出时点和数量,另一方面,通过银行信用融资,解决营运资金的失衡及不匹配问题。通过两种模式的有效集成,进一步提升了营运资金的管理效率,降低了营运资金的风险。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集成的思想,同时考虑营运资金流出(采购)和流入(销售)的平衡,构建了缓解营运资金短缺的基础模型,并进行了最优解的分析和比较。证明了当销售期需求服从正态分布时,核心企业的期望利润函数存在唯一的最优预售折扣。(2)分析了由供应商、零售商和银行组成的供应链系统,在供应商和零售商面临营运资金不足的条件下,通过引入期权采购、产品预售和商业信用融资的组合方式,实现供应链营运资金的风险降低和运作效率提升。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得出了零售商的最优实物产品采购量、最优期权采购量和最优预售折扣以及供应商的最优批发价格的显性表达式,证明了银行的最优信用借款利率的存在性及唯一性条件。并通过比较发现内部和外部信用融资结合是最有效的决策方式,可以提升供应链的绩效,最大可能实现全局最优。(3)研究了风险厌恶型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通过现货交易和期权采购的结合以降低营运资金风险。运用均值-方差效用函数刻画了供应商和零售商的风险偏好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柔性合同下(同时提供期权和实物产品采购、只提供期权采购、只提供实物产品采购)零售商效用最大化的(实物产品、期权、现货)采购组合,以及供应商效用最大化的生产和定价决策。同时,对各种柔性合同下的决策结果进行比较静态分析,提出了可供现实企业参考的管理启示。(4)分析了零售商主导的供应链系统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通过建立零售商-供应商和零售商-银行-供应商两种供应链结构,分析了通过供应链成员间的内部融资和通过银行的外部融资的最优定价、供应量和银行贷款利率。在构建博弈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得出了零售商的最优定价策略和供应商的最优供应策略,并给出了解析表达式。证明了银行最优信用贷款利率的存在性及唯一性条件。最后对两种营运资金管理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可供企业参考的管理启示。(5)实证分析了供应链成员关系的紧密程度对于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的影响。通过定义供应链依赖度作为供应链成员关系的度量指标,以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供应链为样本,分析了供应链依赖度对企业和供应链营运资金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依赖度可以显著提升营运资金的利用效率,缩短企业和供应链的营运资金周转期。具体体现为:供应商依赖度和客户依赖度越高,核心企业营运资金周转期越短;供应链依赖度越高,供应链整体营运资金周转期越短。研究结论从实践上证明了基于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可以显著地提升营运资金的效率,降低营运资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