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传统上被识解为自然语言说话者产出和理解的一种语言现象,一般视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其本质是通过熟悉的一类事物来理解另一类抽象的事物,是从一个始源域向另一个目标域的结构映射。爱情是人类情感中最普遍和最神秘的,它在人类的各种情感体验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重要性。因此概念隐喻可以将爱情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以利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本研究旨在描述英、汉、德三种不同语言的诗歌中使用爱情隐喻的异同,解读这些异同的认知缘由和文化因素。具体研究两个主要问题:(1)英、汉、德三种不同语言的诗歌中使用爱情隐喻有何共性与差异?(2)影响这些共性与差异的认知和文化因素是什么?本研究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以Group的隐喻识别程序为主要分析框架,对比分析的语料分别来自《现代诗歌三百首》,《英语经典诗歌译析》和《德国诗歌精品读:漫游者之夜歌》,从中各收集了80首具有代表性的汉语抒情诗、80首英语抒情诗和80首德语抒情诗。比较分析发现:首先,汉语、英语和德语三种语言的抒情诗歌存在六种相似的隐喻如“爱情是旅程”、“爱情是火”、“爱情是统一体”、“爱情是战争”、“爱情是植物”和“爱情是疾病”。三种语言的抒情诗又有其各自独特的爱情隐喻,如汉语中“爱情是月亮”、“爱情是缘分”和“爱情是鸟”,英语中的“爱情是珍贵的物品”、“爱情是美食”和“爱情是神”,德语中的“爱情是风”、“爱情是戒指”、“爱情是金属物品”和“爱情是童话”。其次,从认知角度来看,人类生活在共同的客观物质世界里,其基本生活方式和基本思维方式具有共性特征。因此,汉、英、德三种语言的抒情诗中存在类似的爱情隐喻表达形式就不难解释了。最后,由于不同国家的人们所处自然物理环境,宗教信仰,饮食习惯,社会背景以及不同的文化,三种语言中的爱情隐喻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个性特征。本研究结果对于语言学习者更好地理解隐喻与思维、隐喻与文化以及在语言中的认知现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