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6种常见风湿性疾病在上海社区人口中的患病水平;探讨不同风湿性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该研究对上海市某社区20116名常住居民6种常见风湿性疾病的患病率进行调查。该研究以社区为基础,采用筛选问卷调查表形式,按WHO社区控制风湿病规划(COPCORD)调查程序分步骤进行调查,筛查出的阳性患者需经皮肤科/风湿科专科医师进行体检确诊,必要时采用实验室检查或其他辅助检查手段。诊断标准采用ACR标准。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患者采用皮肤科生活质量指数(DLQI)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进行生活质量评估。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问卷信息收集后录入计算机并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对分类变量采用X2检验或秩和检验,显著性检验水平为0.05。以2010年上海全市人口作为标准人口。[结果]实际调查15099名常住居民,应答率为75.06%。阳性患者共562人,男性285人(50.71%),女性277人(49.29%),男:女为1.03:1。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例,标准患病率为19.47/10万人(0.019%),16岁以上居民患病率为41.23/10万人;皮肌炎患者37例,患病率为122.82/10万人(0.12%);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208例,患病率为680.24/10万人(0.68%);硬皮病患者4例,全部为男性,患病率为13.64/10万人(0.014%);强制性脊柱炎阳性患者11例,患病率为36.72/10万人(0.037%);痛风患者296例,总患病率为988.94/10万人(0.99%)。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的DLQI分数均高于对照(P均<0.05),系统性红斑狼疮又高于皮肌炎、硬皮病(P均<0.05),DLQI无显著性别差异。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患者不同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评分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疼痛程度组间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男性患者BPI评分显著低于女性患者,故风湿性脊柱关节病患者疼痛对生活质量存在性别差异。[结论]16岁以上居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病率为41.23/10万人,高于2003年上海市类似调查结果;皮肌炎患病率为122.82/10万人,与欧美国家相比患病率较低,而与其他亚洲国家相近;类风湿性关节炎患病率为680.24/10万人,与国内类似报道相比属于较高水平。另女性患病率约为男性2倍,与国内外类风湿性关节炎流行情况相符;硬皮病患病率为13.64/10万人,全部为男性,与既往国内外报道的女性患者较多存在差异;强制性脊柱炎阳性患病率为36.72/10万人,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患病率较低,提示我国AS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性,男女性别比约1.57:1,与同类研究结果相近;痛风患病率为988.94/10万人,较国内及既往上海地区调查结果属较高水平,且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另30-39岁年龄段亦出现男性患者,提示痛风患病年轻化,值得注意。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的DLQI分数均高于对照,说明皮肤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系统性红斑狼疮又高于皮肌炎、硬皮病,说明系统性红斑狼疮对于生活质量的影响要大于皮肌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患者不同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评分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提示随着疼痛程度的加重,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