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硝基苯基脲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初步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shen654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硝基苯基脲类衍生物是具有独特活性结构的双功效化合物,即既具有调节植物生长活性,也具有除草活性。此类物质一直是光气法合成,光气有剧毒,存在安全隐患,使用不易定量,污染环境。本课题依据活性基团拼接原理,寻求绿色安全的合成方法,探求用固体光气(又名双(三氯甲基)碳酸酯,BTC)与芳胺作用,得到芳基异氰酸酯,不经分离直接与N-硝基.2,4,6.三氯苯胺作用合成得到N-硝基脲类化合物。经过红外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确定其结构。 该类化合物通式如下: 采用琼脂平皿法,研究化合物A、B、C、D对稗草和油菜的生物活性;采用琼脂稀释法,研究E、F、G、H、I五种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Pellicularia sasakii),棉花枯萎病菌(Fumrim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初步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 1 采用异氰酸酯法,用固体光气代替光气合成N-硝基脲类化合物,无需分离中间体,反应条件温和,安全易定量,在实验室操作简便。 2 通过生物活性初步实验,测量油菜和稗草的茎长和根长,结果表明:化合物A、B、C、D在10mg/L浓度下,对稗草和油菜有一定促进生长作用;在100mg/L浓度下,对稗草和油菜有一定抑制生长作用,其中化合物B、C有较好的调节植物生长活性和除草活性效果。 3 研究化合物E、F、G、H、I初步杀菌活性试验,测量菌落直径,结果表明化合物E、F、G、H、I对水稻纹枯病菌、棉花枯萎病菌、草莓灰霉病菌在浓度100mg/L时有一定抑菌作用。化合物E在100mg/L浓度下棉花枯萎病菌抑制率为56.90%,化合物H在浓度100mg/L浓度下对水稻纹枯病菌抑制率为61.00%,化合物F在浓度100mg/L对草莓灰霉病菌抑制率为44.19%。本文用于杀菌实验的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生物活性作用,其多功效特点还有待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断深入落实了新课程改革,微课程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有效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当中的,极大的提升了小学信息技
当前情况下,人们社会已经步入快捷的信息技术时代,信息方面的技术同小学语文教育的结合成为通向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一方面给学生练习提供广阔独一无二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给
很多学生在学习萨克斯管的过程中,喜欢通过练习曲和乐曲的练习提高萨克斯管的技术和演奏水平,忽视了在萨克斯管的学习训练当中,基本功的练习才是真正地提高技术水平的训练.音
在以气候崩溃为代表的环境危机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密不可分的背景下,马克思基于生态问题对资本主义进行的批判以及其“生态社会主义构想”再次引
在美术教学的领域里,评价的作用极其重要.《美术课程标准》特别指出:“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注意对学生学习目的、态度、审美意识的评价,注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评价”.
长江流域生态治理模式中的环境治理权力与权利主体存在着内在张力的冲突与失衡,传统治理方式已经陷入了碎片化与分割治理的困境,因此,有必要构建长江流域一体化保护的法治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