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908专项北黄海海域2007年5月(春季航次)以及2007年10月(秋季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采泥调查资料,结合多种环境因子对北黄海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优势种、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进行全面的研究,并对北黄海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以及分类多样性指数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与之前调查资料的对比,分析了北黄海大型底栖动物近半个世纪来的变化,并初步探讨了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1.春季航次共采得大型底栖动物332种,秋季共采得大型底栖动物315种。类群涉及:纽形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多毛类、螠门动物、软体动物、甲壳类、腕足动物、棘皮动物、半索动物、脊索动物等。其中环节动物多毛类在两个航次中种数均为最高。
2.北黄海春季总平均丰度为1130 ind./m2,丰度范围:30~4095 ind./m2。丰度高值区多集中于调查海域北部的辽宁省近岸区、渤海海峡东部以及冷水团中央,低值区则位于调查海域东部。北黄海秋季总平均丰度为830 ind./m2,丰度范围为25~2495ind./m2,其分布规律与春季相似。环节动物多毛类在两个航次中丰度均为最高。
3.春季总平均生物量为65.04g.wwt/m2,其范围为:0.33~1117.95g.wwt/m2,北黄海中央冷水团区生物量偏高。秋季总平均生物量为50.60 g.wwt/m2,其范围为:0.40~394.27 g.wwt/m2。秋季生物量的高值区同样多集中于中部冷水团区。棘皮动物在两个航次中生物量均为最高。
4.春季优势种前四位为:薄索足蛤Thyasira(Thyasira)tokunagai、萨氏真蛇尾Ophiura sarsi、太平洋方甲涟虫Eudorella pacifica以及不倒翁虫Sternaspis scutata。秋季优势种前四位为:薄索足蛤T.tokunagai、萨氏真蛇尾O.sarsi、不倒翁虫S.scutata以及长须沙蚕Nereis longior。其中薄索足蛤T.tokunagai、萨氏真蛇尾O.sarsi这两种冷水性种分布于中央冷水团区,是北黄海最重要的优势种。
5.北黄海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平均值为7.596 g(AFDW)/(m2.a),平均P/B值为0.912。萨氏真蛇尾D.sarsi与薄索足蛤T.tokunagai对次级生产力贡献最高。次级生产力的高值区位于冷水团西部,而研究海域东部则为低值区。
6.北黄海大型底栖动物可划分为3个群落。
群落Ⅰ:近岸群落。该群落分布于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近岸海域。水深浅,底质以中粉砂和极细砂为主,受到黄海沿岸流,陆源气候及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其种类多为能较好适应环境变化的广温广布种。种类数,丰度,多样性值均较高,底温,底盐,有机碳含量,以及次级生产力居中。
群落Ⅱ:冷水团群落。该群落分布于40m等深线以外至东经123.5°的北黄海中部海域,范围与北黄海冷水团大致相当。底质为细砂,极细砂,中粉砂。种类多为冷水性种。该群落的水深最深,底温最低,盐度高,有机碳,生物量及次级生产力,P/B值均最高。
群落Ⅲ:砂底群落。底质粗,均为砂质,环境贫瘠,有机质含量最低。丰度与多样性均最低。
与50年代的调查资料相比,北黄海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沿岸群落中,多毛类取代棘皮动物和甲壳类而成为新的优势种;冷水性群落的范围比50年前缩小了约半个经度。
7.北黄海春季分类差异指数平均值为84.96。群落Ⅱ最高,为88.86,群落Ⅲ和群落Ⅰ次之。与分类差异指数不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群落Ⅰ最高,群落Ⅲ最低。